百词典

《淮海怀古》

时间: 2025-07-31 14:19:40

诗句

淮阴访韩信,海上吊田横。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

风尘孤客泪,义勇二豪名。

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4:19:40

淮海怀古

作者: 谢肃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淮阴访韩信,海上吊田横。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
风尘孤客泪,义勇二豪名。
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淮阴,访问韩信的故乡;
又在海上吊念田横。
两者相距四百里,青山连绵接着故城。
身为风尘孤客,不禁落泪,追忆二位豪杰的名声。
我倚剑吟诵前史,感叹中阳的无情。

注释:

  • 淮阴: 韩信的故乡,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
  • 韩信: 西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以智勇著称。
  • 田横: 西汉末年反抗王莽的将领,因义气而被后人铭记。
  • 风尘孤客: 指在外漂泊的旅人,带有孤独和忧伤的情感。
  • 义勇二豪: 指韩信和田横,二人都以义气和勇气闻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肃,明代诗人,生于嘉靖年间,擅长诗歌,作品多以历史为题材,情感真挚,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作者借古人豪杰之名,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表达对理想与英雄的追求。

诗歌鉴赏:

《淮海怀古》通过对韩信和田横的追忆,勾勒出历史的沧桑与豪杰的气概。诗人在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乡之间游历,既表达了对他们的崇敬,也反映了自身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地理位置引入,淮阴与海上形成对比,展示出距离与情感的遥远。接下来的描写则更加深刻,孤客的泪水象征着对历史英雄的无限追思,也暗示了对现实的失望。最后两句“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无情结合,以剑为媒,吟咏古人,展现出一种孤独的英雄情怀。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个人命运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淮阴访韩信”:表达对韩信故乡的追寻,体现出对历史的认识与敬仰。
    2. “海上吊田横”:在海上缅怀田横,表现出对义士的仰慕。
    3. “相去四百里”:强调两者之间的距离,也暗示心灵的隔阂。
    4. “青山接故城”:青山与故城相连,象征历史的延续。
    5. “风尘孤客泪”:表达身为游子的孤独与无奈。
    6. “义勇二豪名”:强调韩信和田横的伟大与义气。
    7. “倚剑哦前史”:以剑为象征,吟咏历史,显示出豪情。
    8. “中阳太不情”:感慨历史的无情,个人的悲哀。
  • 修辞手法:

    • 对仗: “淮阴”与“海上”,形成地理对比。
    • 象征: 剑象征着豪情与历史回忆。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淮阴: 象征英雄的故乡,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青山: 代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永恒的存在。
  • 风尘孤客: 体现漂泊与孤独的情感,反映个人的处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淮阴”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乡?
    • A. 田横
    • B. 韩信
    • C. 刘邦
  2. 诗中提到的“义勇二豪名”指的是哪两位英雄?
    • A. 刘备和关羽
    • B. 韩信和田横
    • C. 曹操和孙权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历史与亲人的怀念,但更倾向于表达对家国的忧虑;而谢肃的《淮海怀古》则更侧重于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孤独感。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谢肃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徐惇立相过 三月八日草堂独坐 闻莫尚书周侍郎已自鄂州过江入汉上 余每岁病肺往往坐达旦去冬以来偶不作遂得安眠 送王升归知果州 雨后为山亭独卧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二 次韵程伯禹用时字韵见寄二首 其一 徐惇济书报尝过余石林 为山亭后有小池丛石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诸子百家 认死理 滚瓜溜圆 华冠 老开头的成语 秋行夏令 車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业字旁的字 透过 入孝出弟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丰富多彩 包含吐的词语有哪些 幻身 包含炷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