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安福李令朝华亭》

时间: 2025-05-01 04:40:36

诗句

丹楹刻桷上峥嵘,表里江山路眼平。

晓日成霞张锦绮,青林多露缀珠缨。

人如旋磨观群蚁,田似围棋据一枰。

对案昏昏迷簿领,暂来登览见高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40:36

题安福李令朝华亭

原文展示

丹楹刻桷上峥嵘,
表里江山路眼平。
晓日成霞张锦绮,
青林多露缀珠缨。
人如旋磨观群蚁,
田似围棋据一枰。
对案昏昏迷簿领,
暂来登览见高明。

白话文翻译

在华亭上,朱红的柱子和雕刻的屋檐显得格外巍峨,
眼前的江山如同平坦的棋盘。
清晨的阳光把天空映得像锦绣一样绚丽,
青翠的树林上挂满了露珠,犹如珍珠般闪亮。
人们像旋转的磨盘一样观察着成群的蚂蚁,
田地就像围棋的棋局一般布置得井然有序。
坐在桌案前,我昏昏欲睡,迷失在账簿中,
偶尔上山一游,顿时感到心灵的明亮。

注释

  • 丹楹:红色的柱子,通常指古代建筑中的重要构件。
  • 刻桷:雕刻的屋檐,象征着精致的工艺。
  • 路眼平:视野开阔,像是平坦的棋盘。
  • 晓日成霞:清晨的阳光使天空变得如霞光般美丽。
  • 青林多露:青翠的森林中有许多露水。
  • 缀珠缨:像珍珠一样的露水挂在树枝上。
  • 旋磨:旋转的磨盘,这里比喻观察的方式。
  • 据一枰:象棋或围棋的棋局,寓意井然有序。
  • 昏昏迷簿领:形容昏沉的状态,迷失在账簿中。
  • 高明:聪慧、明亮,引申为心灵的开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词人。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推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理念,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在安福李令朝的华亭游玩时,描绘了华亭的美景和作者的所思所感。诗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了其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事的洞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开篇以“丹楹刻桷上峥嵘”勾勒出华亭的雄伟,接着通过“表里江山路眼平”展现出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诗人在清晨的阳光下,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

“人如旋磨观群蚁”这一句,透过观察蚂蚁的细致入微,反映了诗人对人事的感慨,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交织,显得颇为哲理。田地的有序布置则象征着生活的稳定与秩序,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最后两句“对案昏昏迷簿领,暂来登览见高明”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反思。繁忙的生活让人失去了清晰的视野,偶尔的游览却能带来心灵的启迪,明白生活的真谛。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折射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丹楹刻桷上峥嵘:描绘华亭的建筑雄伟,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2. 表里江山路眼平:自然景色开阔,诗人心中似有棋局般的理性思考。
  3. 晓日成霞张锦绮:清晨的美丽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4. 青林多露缀珠缨:细致的描写自然的美,带出清新之感。
  5. 人如旋磨观群蚁:比喻人对世界的观察,体现出细腻的观察力。
  6. 田似围棋据一枰:田地的有序布置,象征生活的有序与理智。
  7. 对案昏昏迷簿领:反映出诗人在忙碌生活中的迷茫状态。
  8. 暂来登览见高明:短暂的游览让诗人领悟到更高的智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如旋磨观群蚁”,将人比作磨盘,增强形象感。
  • 对仗:如“丹楹刻桷”和“表里江山”,对称工整,增强诗的韵律感。
  • 夸张:如“晓日成霞”,强调清晨的美丽与绚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思考。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楹: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历史的积淀。
  • 晨日:代表新的开始与希望,寓意生命的循环。
  • 青林:象征着生机与自然的美好。
  • 棋局:暗示人生的复杂与计划,体现理智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人如旋磨观群蚁”意指: A. 人的观察细致
    B. 生活的繁忙
    C. 自然的规律
    D. 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晓日成霞”中的“霞”指的是: A. 晨雾
    B. 晚霞
    C. 美丽的景象
    D. 太阳的光辉

  3.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 A. 山水
    B. 建筑
    C. 棋局
    D. 田园

答案

  1. A
  2. C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本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王之涣通过高远的视角表达了对家国的思念,而黄庭坚则侧重于心灵的启迪与自然的和谐。

粗略解读

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观来引发对人生的思考,但表达的情感与主题有所不同。《题安福李令朝华亭》更侧重于内心的平静与智慧,而《登高》则充满了对现实的感慨与忧伤。

相关查询

游栖真洞 吕翁祠 姑苏台 和陆伴读泾江晓行 九峰过重阳 扈从谒陵十咏 咏李白早发白帝城 其二 答内 送陈理之袭职还温州二十韵 自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包含畏的成语 穷言杂语 片儿汤 鼓弄 包含股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互相标榜 门字框的字 包含营的成语 星狼 萧太后 髟字旁的字 强买强卖 刿鉥肝肾 嗟伤 白字旁的字 道在屎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