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3:22
原文展示:
少陵杜鸿渐,颇薰知见香。
风流有诸孙,结屋庐山阳。
藉交游侠窟,猎艳少年场。
光怪惊邻里,收身反摧藏。
江湖拍天流,罗网盖稻粱。
安能衍衍饱,遂欲冥冥翔。
畏影走万里,不如就阴凉。
亭东亭西渺烟水,稻田衲子交行李。
古灵庵下倚寒藤,莫向明窗钻故纸。
白话文翻译:
少陵的杜鸿渐,颇有风雅之香气。
风流倜傥的人有许多后代,
在庐山的阳光下建起了茅屋。
借着交游的侠士,
在猎艳的场所享受年轻的欢愉。
奇异的景象让邻里惊讶,
收敛身心反而损害了隐秘。
江湖之水拍击着天边,
罗网覆盖着稻田和粮食。
怎么能安于现状,
于是想要在空中翱翔。
畏惧影子走遍万里,不如在阴凉处安静。
亭子的东边西边烟水渺茫,
稻田里,贩卖行李的年轻人在交谈。
在古灵庵下倚着寒藤,
不要向明窗里钻进旧书。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白乐天,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诗以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著称,受到苏轼的影响,与他同为“苏黄”派的代表。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黄庭坚隐居于庐山期间,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反思。诗中融入了对杜甫的敬仰,借喻表达了自己对人事的感慨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黄庭坚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诗中通过对杜甫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的敬意。同时,诗中描绘的风流人物与猎艳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华与喧嚣。诗人在描述这些场景时,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出一种对世俗生活的批判与思考。
同时,诗的意境也在于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真实。后半部分提到的“阴凉”与“古灵庵”,则是对理想生活的一种追求,强调了宁静与隐逸的价值。黄庭坚通过对比风流与隐逸,展示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索,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表达了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强调了文化与人生态度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鸿渐”指的是哪位诗人?
“阴凉”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诗中强调了对什么生活方式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