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8:21
一间茅屋疏篁压,
最怜富户双螺插。
绕砌长莓苔,
多时客未来。
不知名与姓,
对面原难认。
只看有梅花,
逋仙应是他。
在一间茅草屋下,稀疏的竹林压在上面,
最令人怜惜的是富户里那双螺插的花。
长长的莓苔绕着台阶,
常常等候的客人却迟迟未能到来。
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
面对面相见本就难以认出。
只看那一树梅花,
或许那逋仙正是他。
“逋仙”常用来形容那些隐居山林、超脱世俗的人物。在诗中,作者通过梅花引出逋仙的形象,暗示某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和高洁的品格。
龚翔麟(约1675-1730),清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
《菩萨蛮 其八》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人情,表达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思考与理想的追求。开篇用“茅屋”与“疏篁”对比于“富户”的“双螺插”,以此展现出社会的两极分化,暗含对富裕生活的羡慕和对贫困生活的无奈。诗中“长莓苔”与“多时客未来”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期待与失落的情绪,似乎在暗示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也可能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不知名与姓”的叙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虽然面对面相见,但彼此的身份却难以辨认。最后一句“只看有梅花,逋仙应是他”,通过梅花引出逋仙,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情操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茅屋”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贫苦生活
C. 自然景色
D. 仙人生活
“逋仙”在诗中指代什么?
A. 隐士
B. 富人
C. 普通人
D. 诗人
诗人通过“梅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向往高洁的生活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友人的思念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龚翔麟的《菩萨蛮 其八》更注重描写生活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由的追求。两者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