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2:06
塞山万壑纠,猎士五更行。
撒阵常冲黑,成行始质明。
蚕丛度衽席,鱼丽辨徽旌。
曾不言劳苦,嘉哉奉上情。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猎人们在崎岖的塞外山林中出发打猎的情景。他们在黑暗中撒下猎网,随着晨光的到来,猎物逐渐显现。诗中提到的“蚕丛”和“鱼丽”分别代表着古代的名将和战旗,表达了对英雄和战斗精神的敬仰。尽管猎人们经历了艰辛,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和情谊依然令人感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是清朝最为辉煌的皇帝之一,热爱文学和艺术,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细腻的描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诗中的狩猎活动不仅是一种生计,也是一种文化和社交活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
《行围四咏 其一 撒围》通过描绘猎人们在清晨出发打猎的情景,传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猎人精神的赞美。开篇的“塞山万壑纠”,勾勒出了一幅雄伟的山川景象,体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猎人所面临的挑战。随后,猎人们在黑暗中撒网,象征着他们在未知中探索的勇气。
“成行始质明”,描绘了随着晨光的照耀,猎物逐渐显现的场景,表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猎人们的期待。最后两句则转向对猎人的赞美,尽管经历艰辛,却从未言说,体现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种情感的传达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猎人精神的赞美。通过描绘猎人们的艰辛与奉献,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英雄主义的崇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蚕丛”是指什么?
“撒阵常冲黑”中的“黑”指的是什么?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行围四咏 其一 撒围》和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态度的反思。杜甫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而弘历则通过猎人的勇气和奉献精神,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