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白苹亭》

时间: 2025-07-31 15:46:42

诗句

得句柳刺史,筑亭颜鲁公。

二贤虽异代,千古有遗风。

苕水永不尽,苹洲今半空。

老怀多感慨,访古意无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5:46:42

原文展示:

题白苹亭 王炎 〔宋代〕 得句柳刺史,筑亭颜鲁公。 二贤虽异代,千古有遗风。 苕水永不尽,苹洲今半空。 老怀多感慨,访古意无穷。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柳刺史得到了佳句,颜鲁公建造了亭子。两位贤人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遗风流传千古。苕水永远流淌不尽,苹洲如今却已半空。年老的我心中充满感慨,寻访古迹的意趣无穷无尽。

注释:

字词注释:

  • 柳刺史:指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任刺史。
  • 颜鲁公:指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封鲁国公。
  • 二贤:指柳宗元和颜真卿。
  • 苕水:指苕溪,流经浙江湖州。
  • 苹洲:指湖州的一个地名,可能因水位下降而变得半空。

典故解析:

  • 柳刺史得句:柳宗元以文才著称,诗文中常有佳句。
  • 颜鲁公筑亭:颜真卿不仅是书法家,也擅长建筑,曾建造亭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感慨。此诗可能是作者在湖州访古时所作,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前贤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柳宗元和颜真卿两位历史人物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前贤的敬仰之情。诗中“二贤虽异代,千古有遗风”一句,既表达了对两位贤人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尊重。后两句“苕水永不尽,苹洲今半空”则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古迹的寻访和思考。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历史感慨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得句柳刺史,筑亭颜鲁公”:首句通过对柳宗元和颜真卿的提及,引出两位历史人物的文才和建筑才能。
  • “二贤虽异代,千古有遗风”:次句强调两位贤人虽生活在不同时代,但他们的影响和遗风流传千古。
  • “苕水永不尽,苹洲今半空”:第三句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老怀多感慨,访古意无穷”:末句表达了作者年老时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古迹的寻访兴趣。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得句柳刺史,筑亭颜鲁公”和“二贤虽异代,千古有遗风”均采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比喻:“苕水永不尽”比喻时间的流逝如同永不停息的河流,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前贤的敬仰,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比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文化的传承意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苕水:象征时间的流逝,永不停息。
  • 苹洲:象征历史的变迁,今昔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柳刺史”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柳宗元 B. 柳公权 C. 柳永 D. 柳如是

  2. “颜鲁公”在诗中指的是谁? A. 颜真卿 B. 颜回 C. 颜师古 D. 颜延之

  3. 诗中的“苕水”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空间的广阔 C. 水的清澈 D. 山的峻峭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柳宗元的《江雪》
  • 颜真卿的《多宝塔碑》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江雪》与王炎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后者则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提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柳宗元集》
  • 《颜真卿书法全集》
  • 《宋诗选注》

相关查询

摸鱼儿 摸鱼儿 枇杷 摸鱼儿 其三 摸鱼儿·叹骷髅 摸鱼儿 摸鱼儿 次韵抱瓮 摸鱼儿 生日自述 摸鱼儿 其二 卜君蓬仙偕李心畲,于重阳前一日购菊盈畦,约余往观,拈此寄兴 摸鱼儿 题熊伯宜藏梅花卷子 摸鱼儿 题陈炳权校长万里封侯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海刀山 身字旁的字 恶不去善 要机 结发 同字框的字 风烛草露 邑字旁的字 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肀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自主神经 出类拔群 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星术 亘古未有 交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