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6: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6:19
扬州第二十六
城峻随天壁,胡来但自守。士卒终倒戟,仰望嗟叹久。
这首诗描绘了城墙高耸如同天际,敌人来袭时我们只能自守。士兵们最终放下武器,仰望长久叹息。
诗中提到的“胡”通常指北方的游牧民族,历史上多次对中原地区发起侵扰。这一背景反映了当时南宋面临的外敌压力,与诗人文天祥的爱国情怀密切相关。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于飞,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抵抗元朝的侵略,最终被俘遇害,被后人称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文天祥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传达了对士兵们的无奈和悲伤。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悲壮的战争场景。开篇以“城峻随天壁”展现了城墙的高耸和坚固,表现出一种壮丽的景象。但随之而来的“胡来但自守”则转向一种无力感,敌人的来袭使得守城的士兵只能被动防御,体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士卒终倒戟”一句,深刻反映了士兵们在战斗中的绝望,他们不仅失去了战斗的信心,甚至放下武器,选择了叹息。这种情感的转变显得极为沉重,仿佛在诉说着战争带来的无奈与悲哀。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情感上却蕴含了深沉的悲痛,文天祥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忧虑,更是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思考。这种对历史、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意义,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士卒终倒戟”意指士兵们:
“城峻随天壁”中“峻”字的意思是:
整首诗主要表达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