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9:53
纷然丧乱际,反覆归圣朝。
秉钧孰为偶,扶颠永萧条。
在纷乱和丧失的时代,反复回归于圣明的朝代。
谁能掌握权衡之道,才能扶持这颠覆的局面,避免长久的萧条?
“圣朝”可理解为理想的政权,历史上许多朝代都被称为“圣明”,如汉朝、唐朝等。而“秉钧”的意象暗示了对执政者能力的期待,强调领导者在动乱中恢复秩序的重要性。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宋瑞,号履善,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以忠贞不屈的精神和出色的文才而闻名,是抗元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风豪放而悲壮,富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福安宰相第六十三》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危亡之际,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反映出他身处动乱时代的无奈与责任感。
这首诗在四句中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开头两句“纷然丧乱际,反覆归圣朝”,描绘了当时国家动荡的局面,诗人用“纷然”和“丧乱”突显了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表现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秉钧孰为偶,扶颠永萧条”则转向对领导者的期待,质问谁能真正掌握权力来恢复社会的稳定,暗示了对当权者责任感的呼唤。整首诗在表达悲观情绪的同时,也流露出文天祥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念,体现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情怀。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和对理想治理的渴望,反映了文天祥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圣朝”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纷然丧乱际”表达了对____的描绘。
判断题:文天祥在这首诗中对未来持有完全的悲观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