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3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5:43
病目二首
文天祥
近来烦恼障,左目忽茫茫。
聂政心虽碎,刘伶醉未忘。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
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
最近烦恼困扰着我,左眼突然变得模糊不清。
聂政的心虽然破碎,但刘伶的醉意却依然存在。
问天却得不到回应,日复一日的饮食又有什么伤害。
这些万千思绪本源于虚幻,试图收拾那太乙的光辉。
作者介绍: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末年著名的抗元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忠贞的爱国情怀和卓越的文学才华而闻名,尤其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他的诗词更是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文天祥被俘后,在国破之际,身心俱疲,饱受眼疾困扰,反映了他内心的苦闷与对人生的思考。
《病目二首》是文天祥在逆境中写就的诗作,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通过对眼疾的描写,反映出他内心的烦恼与无奈。诗中提到的聂政与刘伶,分别代表了忠义与放纵,形成鲜明对比。聂政虽心痛,但其心志未改;而刘伶的醉意则象征着对现实的逃避。
“问天天不应,食日日何伤”一句,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无奈与淡然,似乎在说生活的琐事并不值得过于在意。最后一句“万想由来假,收拾太乙光”,则是对理想的反思,提醒自己万千思绪都是虚幻,真正值得追求的应该是那份光辉的理想。
这首诗不仅在内容上反映了文天祥的个人经历,也在情感上传达了对家国的深切思念与不屈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文天祥在逆境中对生命的深思,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与渴望。通过个人的痛苦,反映出更广泛的人生哲理,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天祥的“左目忽茫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茫
B. 喜悦
C. 愤怒
D. 平静
诗中提到的聂政和刘伶分别象征了哪种情感?
A. 忠义与放纵
B. 爱情与友情
C. 生活与死亡
D. 忍耐与放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