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阳台山》

时间: 2025-04-26 02:02:42

诗句

伤心独立阳台望,暮雨凄凉宋玉情。

极目草深云梦泽,连天水阔汉阳城。

当年楚国山犹在,千古襄王梦不成。

往事悠悠魂已断,高唐今日有虚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02:42

原文展示:

伤心独立阳台望,
暮雨凄凉宋玉情。
极目草深云梦泽,
连天水阔汉阳城。
当年楚国山犹在,
千古襄王梦不成。
往事悠悠魂已断,
高唐今日有虚名。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一人站在阳台上,心中感到无比伤感,远望暮色中的雨景,令人想起宋玉的悲情。视野极其开阔,草木茂盛,似乎进入了梦幻般的水泽,连天的水面延伸到汉阳城。当年楚国的山依旧伫立,然而千古的襄王梦却已无以实现。往事已如云烟,魂魄也随之消散,如今的高唐只剩下名声而已。

注释:

  • 阳台:指高地或山顶,象征高远的视野和孤独的心情。
  • 宋玉:指汉代著名的辞人,以其多愁善感的作品闻名,常常引发人们的共鸣。
  • 草深云梦泽:云梦泽是古代楚国的一个大泽,草木繁茂,象征着繁荣与梦幻。
  • 汉阳城:位于长江边,古时楚汉战争的重要地点。
  • 楚国: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国家,象征着历史的辉煌与往日的荣耀。
  • 襄王:指楚国的襄王,梦指其未能实现的理想与抱负。
  • 高唐:指高唐之地,后来成为虚名,象征着往日辉煌的消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致虚,字无忌,号石头,宋代诗人。范致虚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南宋初期,国家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阳台山》通过描绘诗人站在阳台上,望着凄凉的雨景,勾起了对往昔楚国辉煌的思索。开篇即以“伤心独立”引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暮雨”的描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令人联想到宋玉那种深沉的情感。接着,诗人极目远望,描绘出草木繁茂的云梦泽,象征着繁荣的过去与梦幻的理想。随之而来的汉阳城,则是历史的见证,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破灭。

在“当年楚国山犹在,千古襄王梦不成”中,诗人直面历史的无情,楚国的山依然在,但襄王的梦想却已成空。最后两句更是透出一种无奈与伤感,往事已成云烟,今日的高唐仅剩虚名,显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表现了对历史的追忆,也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使其成为一首颇具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伤心独立阳台望”:以“伤心”开篇,表现孤独与伤感,阳台是诗人的立足点,象征思考的高度。
    • “暮雨凄凉宋玉情”:暮雨的凄凉与宋玉的情感相呼应,激发出深沉的怀旧情怀。
    • “极目草深云梦泽”:草木繁茂,象征着过去的繁荣与梦幻。
    • “连天水阔汉阳城”:开阔的视野与汉阳城,展现历史的深远与现实的广阔。
    • “当年楚国山犹在”:强调楚国的存在,指向历史的延续。
    • “千古襄王梦不成”:襄王的理想未能实现,反映了历史的无情。
    • “往事悠悠魂已断”:往事如烟,强调时间的流逝。
    • “高唐今日有虚名”:高唐的名声已不复辉煌,象征着失去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草深云梦泽”比喻繁荣的过去。
    • 拟人:拟人化的手法使得“往事悠悠”充满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使得诗句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破灭的无奈与对往事的深情怀念。

意象分析:

  • 阳台: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思考的高度。
  • 暮雨:象征着忧伤与凄凉的情感。
  • 云梦泽:象征着理想与梦幻的过往。
  • 汉阳城:历史的见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楚国:代表辉煌的过去与未能实现的理想。
  • 襄王:象征着历史中的英雄与理想的破灭。
  • 高唐:象征着虚名与失去的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指: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B. 一位历史人物
    C. 一种情感表达
    D. 一处山水名胜

  2. “连天水阔”的意思是: A. 瀑布飞流直下
    B. 水面辽阔,直连天际
    C. 雨水淅淅沥沥
    D. 河流蜿蜒曲折

  3. 诗中的“高唐”象征: A. 繁荣与希望
    B. 失去的荣耀与虚名
    C. 山水田园
    D. 诗人的理想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表达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 《静夜思》 by 李白:抒发思乡之情,与本诗的孤独感相似。

诗词对比

  • 《阳台山》与《登高》有相似的情感基调,均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现实的思索。杜甫的《登高》从个人遭遇出发,表现出更加沉重的历史感,而范致虚的《阳台山》则通过对楚国历史的怀念,展现出对理想破灭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为了解宋代诗人的风格与创作背景。
  • 《古诗词鉴赏》:帮助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禊帖有感 梦玉人引 十月二十六日三偈 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 三登乐·路转横塘 老态 送滕子昭绩溪罢归 案上梅花二首 其二 一篙 巾子山又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牛字旁的字 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容表 幸乐 尢字旁的字 矜裁 花绣 面不改容 和尚吃八方 包含珠的词语有哪些 鼷鼠食牛 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扬幡招魂 鼎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衬手 聪明反被聪明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