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六和塔》

时间: 2025-05-07 06:53:37

诗句

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3:37

原文展示:

登六和塔
作者: 洪震煊 〔清代〕

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七层的六和塔上,依靠栏杆俯瞰镇江的美景。明月悬挂在广阔的海面上,仿佛要与寒冷的晚云相结合。古老的越国在遥远的地方指向这里,秋潮涌入,壮丽的景象尽收眼底。客星高悬,似乎可以触摸到,想去询问那严寒的滩涂。

注释:

  • 七级:指六和塔的七层结构。
  • 镇江干:镇江的水面或沿岸风光。
  • 凌空:高高在上,俯视的样子。
  • 倚阑:靠在栏杆上。
  • 月垂:明月低垂,照耀大地。
  • 沧海阔:宽广的海面。
  • 古越:古代的越国,指江南地区,遥指为古代地理位置。
  • 秋潮:秋天的潮水。
  • 壮观:宏伟而美丽的景象。
  • 客星:流星或外来的星星。
  • 严滩:寒冷的滩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震煊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山水、游记为主题,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洪震煊游览六和塔时,借助塔的高处来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他对景色的热爱及对人生思考的感悟。

诗歌鉴赏:

《登六和塔》描绘了镇江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高远而清新的意境。作者站在高处,既能俯瞰辽阔的江海,也能感受到自然的冷暖。他通过“月垂沧海阔”的描写,展现出夜晚月光洒在海面上的静谧与广阔,给人以无尽的遐想。而“古越凭遥指”的意象,则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全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七级镇江干,凌空一倚阑。”:诗人站在六和塔的七层,俯视镇江的美景,表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孤独的情感。
    2. “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夜晚的明月照耀着广阔的海面,诗人想象着月光与寒冷的云朵交融,表现出一种清冷而美丽的意境。
    3. “古越凭遥指,秋潮入壮观。”:古越国的指引,象征着历史的深远,秋潮的涌入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
    4. “客星高可接,将去问严滩。”:流星高悬,似乎可以触碰,诗人想借此询问滩涂的寒冷,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思索。
  • 修辞手法

    1. 比喻:将月光比作寒冷的云,表现出意境的深远。
    2. 对仗:诗中“月垂沧海阔,想结暮云寒”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流露出一种清冷而孤独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明月:象征着纯洁与宁静,代表诗人的孤独与思考。
  • 沧海:象征着广阔与深邃,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
  • 古越:历史的象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
  • 客星:代表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七级”指的是什么?

    • A. 六和塔的层数
    • B. 镇江的山峰
    • C. 河流的宽度
  2. “月垂沧海阔”中的“沧海”指的是什么?

    • A. 湖泊
    • B. 大海
    • C. 河流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以夜晚的景色为主题,表达孤独与思考。
  • 《望庐山瀑布》: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壮丽与气势。

诗词对比

  • 洪震煊的《登六和塔》与李白的《望天门山》:两者均描绘山水美景,但洪震煊更侧重于对历史与情感的思考,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与壮丽。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拟古诗 拟古诗 拟古诗 拟古诗 蜀四贤咏 发长松遇雪诗 阳岐守风诗 行京口至竹里诗 还都口号诗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甘贫乐道 批隙导窾 菁藻 包含准的词语有哪些 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脱缁 烧化 山字旁的字 日拙心劳 四点底的字 强结尾的成语 运用 包含缎的词语有哪些 指天说地 顾前不顾后 大字旁的字 卖絶 走之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