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12:07
原文展示:
天衣寺 高翥 〔宋代〕 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
白话文翻译:
群山万壑千岩,名声并非虚传,十座山峰和两条溪流,无需多言。袈裟化作了空王的服饰,宫殿曾吸引帝子的灵魂。山势如马头回转,指向禹的穴居,溪水分流如燕尾,汇入云门。秋天的行走已满足登临的愿望,草草地在绿酒前题诗。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山水田园为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天衣寺周围的山水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衣寺为中心,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和佛教文化。首联“万壑千岩非浪闻,十峰双涧不须论”直接赞美了天衣寺周围的山川之美,用“非浪闻”和“不须论”表达了这些美景的名不虚传。颔联“袈裟旋化空王服,宫殿曾招帝子魂”则融入了佛教文化和历史传说,增添了诗的文化底蕴。颈联“山向马头回禹穴,溪分燕尾入云门”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山势和溪流的形态,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尾联“秋行既了登临愿,草草题诗对绿尊”则表达了诗人完成登临愿望后的愉悦心情,以及在美景前的即兴创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和佛教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美景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万壑千岩”形容的是什么? A. 山峦众多,深谷险峻 B. 溪流众多,水势汹涌 C. 树木茂密,林木参天 D. 云雾缭绕,气象万千
“袈裟旋化空王服”中的“空王”指的是什么? A. 佛教中的尊称,指佛陀 B. 道教中的尊称,指道祖 C. 儒家中的尊称,指圣人 D. 历史上的某位帝王
“山向马头回禹穴”中的“禹穴”指的是什么? A. 传说中大禹的居所或陵墓 B. 传说中黄帝的居所或陵墓 C. 传说中尧的居所或陵墓 D. 传说中舜的居所或陵墓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