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1:07
桃源忆故人·癸酉五月旧都客中作
作者: 袁荣法
萋萋芳草天涯暮。
彻耳啼鹃声苦。
糁尽乱花狂絮。
一霎愁人雨。
离情似水凭谁诉。
有梦也难分付。
门外青山山外树。
不见江南路。
在远方的天涯,芳草萋萋,黄昏时分。
耳边传来苦涩的啼鹃声。
把纷乱的花瓣和狂风中的絮儿都扫尽了。
一瞬间,愁苦的人仿佛在细雨中淋湿。
离别的情感如流水一般,不知向谁倾诉。
即使有梦,也难以传达心中所思。
门外是青山,山外是树,
却再也看不到江南的路。
作者介绍:袁荣法,近代诗人,生活于清末民初,因其诗作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常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癸酉年五月,作者身处旧都,可能因离乡在外,心中涌起对故人的思念与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因而写下此诗。
《桃源忆故人》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情怀。开篇以“萋萋芳草天涯暮”描绘了一幅远方黄昏的景象,芳草萋萋,给人以凄美的感觉,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耳边的“啼鹃声苦”如同催人泪下的哽咽,声声入耳,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伤。
“糁尽乱花狂絮”,则是一种对眼前景象的无奈与惋惜,随着狂风的吹袭,花瓣与絮儿纷纷扬扬,象征着无情的时光与心中愁绪的难以消散。“一霎愁人雨”一句,雨水似乎是愁人的泪水,瞬间的愁苦在心中不断萦绕,难以言说。
“离情似水凭谁诉”,此句将离愁比作流水,表达了情感的无处倾诉,感情的细腻与复杂在这一刻达到巅峰。最后两句“门外青山山外树”则展现出一种闭塞与无奈,虽然青山树木依旧,但江南的路却再也看不见,寓意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的无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示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诗围绕“离愁”展开,表现了对故乡及故人的深切怀念。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乡愁的普遍情感。
选择题:诗中“离情似水”是用什么来比喻离愁的?
A. 花瓣
B. 水
C. 雨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不见__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糁尽乱花狂絮”表达的是一种清除的意象。
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