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4:21
嬉游乘晓霁,登览犯秋寒。
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
宫前断山碧,林表落霞丹。
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
在晨光明媚的清晨游玩,爬上高阁观看,感受到秋天的寒意。
不离开这尘世的喧嚣,怎能知道大地的宽广?
宫前的山峦青翠欲滴,林间的落霞如丹红般绚烂。
不愿轻易离去,珍惜这美好的情趣,依然倚靠在栏杆上。
本诗中并未涉及显著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致力于政治改革和历史编纂。
此诗作于秋季,诗人登高望远,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那个时代,士人多借游览山水来陶冶情操,抒发心怀。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晨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与热爱。开篇“嬉游乘晓霁”,让人感受到晨光的温暖与宁静,仿佛我们也跟随诗人一同在秋日的清晨中游玩。同时,诗人提到的“犯秋寒”则引发了对季节更迭的思考,秋天的寒意让人倍感惆怅,却也让人更加珍惜此刻的美好。
“不出埃尘外,安知在壤宽”这一句,深刻表现了诗人对世俗与自然的思考。在纷扰的尘世中,难以体会到大自然的宽广与辽阔,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深刻揭示了人们对外界的认知局限。
后两句描绘了宫前的青山和林间的落霞,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画面,令人心旷神怡。最后一句“欲下惜佳趣,相留更倚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更是对人生乐趣的珍惜。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晨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对美好时光与自然景色的珍惜感,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诗中“嬉游乘晓霁”意指什么?
A. 在雨中游玩
B. 在清晨的阳光下游玩
C. 在夜晚游玩
答案:B
诗人所感受到的“秋寒”代表了什么?
A. 温暖的气候
B. 季节的变化与时间的流逝
C. 诗人的忧伤
答案:B
“欲下惜佳趣”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离开的渴望
B. 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