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4:21
奕世台衡贵,盈门绂冕荣。
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声。
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
遽骑箕尾去,何以慰苍生。
这首诗表达了对吕宣徽的追思与哀悼。诗中提到他一生地位显赫,荣华富贵,门庭若市。远方的人们因他的德政而受益,风声远扬,威望卓著。他凭借忠诚的力量来安定国家,寄望于年长者的智慧。然而,他突然离世,留给世人的只有无尽的惋惜,人民的苦难又该如何安慰呢?
诗中提到的“绂冕”与“箕尾”等字词,均与古代官职及神话传说相关。“绂冕”象征着权威与荣耀,而“箕尾”则暗示了快速的离去,表达了对吕宣徽突然去世的震惊与惋惜。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在历史上以其编撰《资治通鉴》而闻名,深受后世尊敬。他的诗歌风格严谨清新,常以史事为题材。
此诗是为了悼念吕宣徽而作,吕宣徽为人正直,治理有方,深受百姓爱戴。诗的创作背景是吕的去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悲痛与思考,司马光以此诗表达了对其的追思以及对百姓未来的忧虑。
《吕宣徽挽歌二首 其一》是一首充满哀思和感慨的挽歌,诗中对吕宣徽的追忆透过对其生平的描述展现出深厚的情感。首句“奕世台衡贵”用“奕世”形容吕的声望和地位,显示其非凡的业绩与影响力。“盈门绂冕荣”更是将其荣华富贵展现得淋漓尽致,形成强烈的对比,后文则转向对其离去的惋惜。“宥密资忠力,安平寄老成”是对吕宣徽一生贡献的肯定,表明他以忠诚与智慧来安定国家,然而“遽骑箕尾去”则是对吕突然去世的痛惜,突显出生死离别的无常和对普通百姓的关怀。“何以慰苍生”一句,既是对吕的追思,更是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表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渴望与对百姓命运的关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整首诗以追悼为主,表现了对吕宣徽的深切怀念与社会责任感,展现了诗人对国事民生的关怀以及对忠诚者的敬仰。
诗中提到的“绂冕”象征什么?
A. 权贵
B. 忍耐
C. 贫困
答案: A
“何以慰苍生”中的“苍生”指的是什么?
A. 天神
B. 普通百姓
C. 皇族
答案: B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赞美自然
B. 追悼与关怀
C. 描绘战斗
答案: 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历史的沉思,但不同的是,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国家动荡带来的个人痛苦,而司马光的《吕宣徽挽歌》则集中于对一位忠良之士的悼念,展现出对个人德行的尊重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