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04
弱植生川泽,托根北堂后。
昔时青春姿,扶疏映轩牖。
风霜日消落,憔悴复何有。
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
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
这棵弱小的植物生长在河流和泽地之间,扎根于北厅的窗后。
曾经青春时光的它,枝叶繁茂映照着窗户。
如今在风霜的侵袭下,日渐凋零,憔悴的它还有什么呢?
虫子啃噬着枯枝,雨水浸湿了它虚弱的心。
幸好没有早夭,依然能够胜过普通的柳树。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植物的生长与衰败,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坚韧的主题。植物在诗中象征着生命与岁月的流逝。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诗人,以《资治通鉴》闻名于世。司马光的诗风典雅,内容多描写自然与人生哲理。
本诗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枯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这首诗以一株衰败的柳树为主题,展现了自然界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诗的开篇通过“弱植生川泽”一句,直接将读者引入一种脆弱的状态,柳树的生长环境暗示了它的生命力的微弱。接下来的“昔时青春姿,扶疏映轩牖”则对比出柳树曾经的繁茂与现在的凋零,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对生命的影响。
“风霜日消落,憔悴复何有”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悲凉的情感,风霜的侵袭使得柳树日渐憔悴,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生机。而“蠹穿枯节断,雨渍虚心朽”则通过虫蛀和雨水的描写,象征了外界环境对生命的侵害,内心的脆弱与腐朽无可避免。
最后一句“幸不夭天年,犹得胜凡柳”则透出一丝希望,虽然这株柳树经历了许多磨难,但它依然顽强地存活着,甚至能胜过普通的柳树,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在悲伤中流露出坚韧的精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歌通过描绘一株衰败的柳树,表达了时间无情、生命脆弱的主题,同时体现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命的珍惜。
“弱植生川泽”指的是什么?
A. 强壮的植物
B. 弱小的植物
C. 开花的植物
D. 枯萎的植物
“幸不夭天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生命的珍惜
C. 对自然的愤怒
D. 对时间的怀念
诗中“风霜日消落”意指什么?
A. 植物的生长
B. 植物的枯萎
C. 自然的美好
D. 生命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