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1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14:16
念奴娇 江南舟中作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英雄往矣,对江山赢得,乱愁千斛。
今古梦痕消不尽,付与败蕉残鹿。
醉里征诛,愁边歌舞,画就兴亡局。
欲书遗恨,南山可惜无竹。
应念茂苑风花,台城烟草,萧瑟空云木。
曾倚舵漏闲眺望,惟见暮帆沙骛。
狸去祠荒,雀飞桥冷,悽断前朝曲。
无情最是,秦淮一片寒绿。
英雄已经逝去,面对这片江山所赢得的,心中忧愁如千斛。
无论古今梦痕消逝不尽,最终只剩下败草和残鹿。
在醉酒中征战,在愁苦中歌舞,画出兴亡的局面。
想要书写遗憾,南山可惜没有竹子。
应该回忆那茂苑的风花,台城的烟草,凄凉的空云和树木。
曾经倚着舵慢慢眺望,只见暮色中的帆影和沙滩。
狸猫离去,祠堂荒凉,雀鸟飞过,桥也冷清,前朝的曲子令人心痛。
最无情的,莫过于秦淮河畔一片寒绿。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表现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江南的舟中,诗人面对历史遗迹和江河湖海,感慨万千,表达了对英雄逝去和历史变迁的沉痛感受。
《念奴娇 江南舟中作》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诗中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过往英雄的追忆和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英雄往矣”开篇,直抒胸臆,表达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惋惜。接着,通过对“乱愁千斛”的描绘,诗人将个人的愁苦与历史的沉重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描写江南风光时,诗人使用了“南山可惜无竹”的意象,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以及个人命运的复杂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对英雄失落的惋惜,以及对江南美景的缅怀。诗人在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哲理思考,传达出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轮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英雄往矣”是什么意思?
A. 英雄已经归来
B. 英雄已经去世
C. 英雄正在战斗
D. 英雄受到了赞美
答案: B
“南山可惜无竹”中的“竹”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忍耐与坚韧
C. 友谊
D. 美好的回忆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秦淮一片寒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伤感与孤独
C. 激昂与奋斗
D. 平静与安宁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