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5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53:22
漕舟帆底客登楼,
漂母祠前树报秋。
地枕江湖连岱岳,
天开淮海是扬州。
战场旧握群雄策,
河势初分二水流。
自是世儿无具眼,
坐输荆布识王侯。
在漕船的帆影下,客人登上楼阁,
漂母祠前的树木已经开始传递秋的消息。
大地依偎着江湖,连接着岱岳,
天空开阔的淮海就是扬州。
昔日战场上,英雄们曾握紧权谋策略,
河流的走势开始分开成两条水流。
世间的人们果然是无眼的,
坐在这里却输给了荆布,认不出王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方畿,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曾任职于地方官。方畿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常具有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淮南》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政治动荡频繁,社会变革加剧。方畿通过描绘淮南的自然与历史,反映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淮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交融的诗作。诗中描绘的江湖、岱岳、漂母祠等意象,不仅展现了淮南地区的自然美景,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首联通过“漕舟帆底”和“客登楼”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旅途感,暗示诗人对远方的思考与期盼。次联则通过“树报秋”传达出季节的变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在下半部分,诗人借用历史的视角,回顾了过去的英雄与智谋,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揭示了世人对英雄的无知与无眼,表达了对历史和人心的冷静观察。
整首诗风格典雅而含蓄,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淮南自然风光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历史的无常和人心的复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漂母”指的是:
A. 一位母亲
B. 一处山水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地枕江湖连岱岳”中“岱岳”指的是:
A. 泰山
B. 黄山
C. 嵩山
D. 华山
“自是世儿无具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世人的失望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生命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方畿的《淮南》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方畿更强调历史的思考与人情的复杂,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两者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