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2:07
崇祠孤涌万峰裹,白昼冥冥乱烟锁。
客行畏湿此少休,茶灶松房安插妥。
图书万卷藏何处,但见灵台一寸炬。
静坐不觉身堕空,乾坤俨另辟门户。
偶噎何至并食弃,勿怪纷纷来群议。
虽有功臣如姚江,已成铁案难翻异。
大江东去路日苦,泥陷沙沈讵堪数。
果得惺惺常此居,亦胜荒芜一片土。
在崇祠的孤寂之中,万峰环绕,白天却如同黑暗一般,迷雾重重。旅客行走在这里,因潮湿而不敢久留,茶灶和松木房间都已安置妥当。虽然书籍万卷却不知藏于何处,只有心灵的火焰在微弱地闪烁。静坐时不知不觉中身心沉入空灵,天地间似乎开辟了另一个门户。偶尔呛到而弃食,也不必怪别人纷纷来议论。即使有像姚江这样的功臣,但他已成铁案难以翻转。大江东流,路途艰难,泥沙沉陷又岂能一一计数。若能常常与志同道合的人居住在此,胜过荒凉的土地。
傅潢,清代诗人,著作颇丰,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人世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写于对陆象山先生祠的拜访,表达了对陆象山哲学思想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人文关怀与对自然美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孤独而深邃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陆象山的敬仰之情。开篇以“崇祠孤涌万峰裹”描绘了祠堂的孤独与山峦的壮丽,给人一种庄严而又寂静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现出因潮湿而带来的不安,反映出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和敬畏。诗中提及“图书万卷藏何处”,流露出对知识的渴求与困惑,暗示着知识的获取并非易事。
在后半部分,诗人则引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偶噎何至并食弃,勿怪纷纷来群议”,体现出对世俗喧嚣的反思与不屑。最后以“大江东去路日苦”感慨人生的艰难,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向往,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陆象山的敬仰,抒发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深思,展现出诗人追求真理与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崇祠孤涌万峰裹”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喧闹的城市
B. 孤独的祠堂
C. 热闹的集市
D. 繁华的街道
“图书万卷藏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财富
B. 权力
C. 知识
D. 名声
“大江东去路日苦”中“大江”象征着什么?
A. 自然风光
B. 人生的艰难
C. 友谊
D. 归属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傅潢的《谒陆象山先生祠》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傅潢更侧重于内心的思考与人文关怀,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