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0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8:15
双黄鹄歌送别
作者:王维 〔唐代〕
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天路来兮双黄鹄。
云上飞兮水上宿。
抚翼和鸣整羽族。
不得已。忽分飞。
家在玉京朝紫微。
主人临水送将归。
悲笳嘹唳垂舞衣。
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
尚裴回兮落晖。
岸一作塞上火兮相迎。
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
怅离忧兮独含情。
在凉州担任节度判官,写下这首诗。
天路上飞来两只黄鹄。
它们在云间飞翔,水面上栖息。
它们轻轻拍打着翅膀,和鸣着整齐的羽族。
却无奈,忽然分飞。
我的家在玉京,朝向紫微星。
主人在水边送我回去。
悲伤的笳声嘹亮,衣袂飘舞。
宾客想要散去,却又依依不舍。
往返几次,直到极远的岸边。
依旧留恋,夕阳渐渐落下。
岸边像是边塞的火焰在迎接。
夜晚将至,我将进入边城。
马鞍归去,佳人们各自散去。
我怅然若失,独自怀着忧伤的情感。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常融入哲理思考。王维的诗风悠远清新,体现了“诗中有画”的艺术特征。
《双黄鹄歌送别》写于王维担任节度判官期间,地点在凉州。诗中表达了送别之情,结合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寄托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双黄鹄歌送别》以黄鹄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自由而又哀伤的氛围。诗的开头,描绘了黄鹄在天路上飞翔的景象,象征着自由的渴望。接着,诗人通过对黄鹄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离别。黄鹄的飞翔与水上的栖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宁静,但这种美好却因离别而显得愈发沉重。
诗中“主人临水送将归”一句,生动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主人在水边依依惜别,映射出浓厚的人情味。而后面的“悲笳嘹唳垂舞衣”,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悲伤,笳声响起,衣袂飞舞,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界的描绘,又有情感的流露。王维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内心的惆怅与自然的景色交融,使得整首诗在表达离别之情的同时,也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时为节度判官。在凉州作。
说明写作背景,诗人担任官职,身处凉州。
天路来兮双黄鹄。
天空中飞来两只黄鹄,象征自由与高洁。
云上飞兮水上宿。
黄鹄在云间飞翔,水面栖息,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抚翼和鸣整羽族。
黄鹄轻轻拍打着翅膀,和鸣声整齐,象征着团结与和谐。
不得已。忽分飞。
无奈之情,黄鹄突然分飞,暗示离别的无奈。
家在玉京朝紫微。
诗人向往的家乡在长安,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
主人临水送将归。
主人在水边送别,表现出深厚的友情。
悲笳嘹唳垂舞衣。
悲伤的笳声响起,衣袂飘舞,增添了离别的哀愁。
宾欲散兮复相依。
宾客们想要离去,却又依依不舍,表现出深情厚谊。
几往返兮极浦。
反复往返于远岸,显示出不舍与留恋。
尚裴回兮落晖。
夕阳西下,依旧留恋,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来临。
岸一作塞上火兮相迎。
岸边如同边塞的火光,象征着边疆的生活与战乱。
将夜入兮边城。
夜晚将至,诗人即将进入边城,暗示未来的不确定。
鞍马归兮佳人散。
马鞍归去,佳人各自散去,表现出离别的无奈。
怅离忧兮独含情。
最后,诗人独自感伤,心中满是离愁,情感沉重。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借助黄鹄的自由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然景象与人情的交融,展示了唐代士人对友谊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双黄鹄歌送别》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家在玉京”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洛阳
B. 长安
C. 成都
D. 济南
“悲笳嘹唳垂舞衣”中“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乐器
C. 一种植物
D. 一种风景
《送友人》与《双黄鹄歌送别》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而王维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展现出一种柔和的哀愁。两首诗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风格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