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箫杖歌》

时间: 2025-05-05 13:14:44

诗句

空心劲草琅轩节,瘦如笔枝赤如铁。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

湘江雨脚吹雌风。

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44

原文展示:

箫杖歌 杨维桢 〔元代〕 空心劲草琅轩节,瘦如笔枝赤如铁。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湘江雨脚吹雌风。相呼道人木上座,杖陂水拔须眉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根神奇的箫杖,它由空心的劲草制成,形状瘦削如笔枝,颜色赤红如铁。传说中,壶公曾将它掷出,它在黄公石上如同飞星般裂开。玑天道人有着青色的双眼,见到这箫杖不亚于见到九节藤。神丁虽未窥见混沌的奥秘,但这箫杖中却能发出万壑铜龙的声响。道人亲自凿制这崆峒玉,其九漏玲珑的尺度恰到好处。黑蛇飞来横卧在道人的膝上,道人手持箫杖,发出鸾鹄的啸声。道人自称这奇音不敢轻易制作,它如同寒星坠地,风折山岳。去年在台山解除了虎斗,今年在狼山敲击豸角。铁崖相见于洞庭东,腰间佩带着苍精龙的笛子。湘江上风吹雨打,相呼道人坐在木上,杖陂水拔起须眉峰。

注释:

字词注释:

  • 琅轩节:指箫杖的节段,琅轩为美玉之意。
  • 壶公:传说中的仙人。
  • 黄公石:传说中的仙石。
  • 玑天道人:指道行高深的道人。
  • 九节藤:传说中的神奇藤蔓,有九个节。
  • 神丁:指神力之人。
  • 崆峒玉:指崆峒山上的美玉。
  • 九漏玲珑:形容箫杖的精致。
  • 苍精龙:指传说中的神龙。

典故解析:

  • 壶公掷杖:传说中壶公曾掷杖化为龙,此处比喻箫杖的神奇。
  • 黄公石上飞星裂:形容箫杖的威力如同飞星裂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其诗风豪放,多涉及仙道、奇幻之题材。该诗创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仙道文化的向往和崇尚。

创作背景: 该诗可能是在杨维桢游历名山大川,接触到道教文化后所作,表达了对神奇事物的向往和对道家哲学的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根神奇箫杖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仙道文化的深厚兴趣和对神奇事物的无限想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将箫杖比作空心劲草、瘦如笔枝,颜色赤红如铁,形象生动。通过壶公、黄公石等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神秘色彩。玑天道人、神丁等形象的引入,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奇幻氛围。整首诗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充满了对超自然力量的赞美和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心劲草琅轩节,瘦如笔枝赤如铁:描绘箫杖的材质和形状,空心劲草制成,瘦削如笔枝,颜色赤红如铁。
  2. 壶公手中曾掷之,黄公石上飞星裂:引用壶公掷杖的典故,形容箫杖的神奇和威力。
  3. 玑天道人双眼青,见之不减九节藤:玑天道人见到箫杖,认为其不亚于传说中的九节藤。
  4.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有万壑铜龙声:神丁虽未窥见混沌的奥秘,但箫杖中却能发出万壑铜龙的声响。
  5. 道人亲凿崆峒玉,九漏玲珑尺度足:道人亲自凿制这崆峒玉,其九漏玲珑的尺度恰到好处。
  6. 黑蛇飞来膝上横,道人手中啸鸾鹄:黑蛇飞来横卧在道人的膝上,道人手持箫杖,发出鸾鹄的啸声。
  7. 自言奇音不敢作,寒星堕地风折岳:道人自称这奇音不敢轻易制作,它如同寒星坠地,风折山岳。
  8. 去年台山解虎斗,今年狼山敲豸角:去年在台山解除了虎斗,今年在狼山敲击豸角。
  9. 铁崖相见洞庭东,腰间笛佩苍精龙:铁崖相见于洞庭东,腰间佩带着苍精龙的笛子。
  10. 湘江雨脚吹雌风:湘江上风吹雨打,相呼道人坐在木上,杖陂水拔起须眉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箫杖比作空心劲草、瘦如笔枝,颜色赤红如铁。
  • 夸张:如形容箫杖的威力如同飞星裂石,发出万壑铜龙的声响。
  • 典故:引用壶公掷杖的典故,增强诗歌的神秘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神奇箫杖的描绘,表达了对仙道文化的向往和对神奇事物的无限想象,同时也体现了对道家哲学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心劲草:指箫杖的材质。
  • 瘦如笔枝:形容箫杖的形状。
  • 赤如铁:形容箫杖的颜色。
  • 壶公、黄公石:典故中的仙人和仙石。
  • 玑天道人:道行高深的道人。
  • 九节藤:传说中的神奇藤蔓。
  • 神丁:神力之人。
  • 崆峒玉:崆峒山上的美玉。
  • 九漏玲珑:形容箫杖的精致。
  • 黑蛇:象征神秘和力量。
  • 鸾鹄:传说中的神鸟。
  • 寒星堕地:形容声音的震撼力。
  • 风折岳:形容声音的威力。
  • 苍精龙:传说中的神龙。
  • 湘江雨脚:形容自然环境的恶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壶公”是: A. 传说中的仙人 B. 诗人的朋友 C. 道人的别称 D. 箫杖的制作者

  2. “黄公石上飞星裂”形容的是: A. 箫杖的材质 B. 箫杖的形状 C. 箫杖的威力 D. 箫杖的颜色

  3. 诗中的“玑天道人”是指: A. 道行高深的道人 B. 诗人的别称 C. 箫杖的制作者 D. 传说中的仙人

  4. “神丁未窥混沌窍”中的“混沌窍”指的是: A. 神秘的洞穴 B. 道家的哲学概念 C. 箫杖的内部 D. 神丁的眼睛

  5. 诗中的“九节藤”是: A. 传说中的神奇藤蔓 B. 箫杖的别称 C. 道人的法器 D. 诗人的笔名

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了神奇的山川和仙道文化。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道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箫杖歌》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涉及了仙道文化,但前者更注重对神奇事物的描绘,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仙道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元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 《中国道教文化》:探讨了道教文化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南好 贺圣朝·留别 念奴娇(中秋纪梦) 水调歌头(题旅舍壁) 假馆诗 寄江南故人 寄洞霄道友清溪翁 寂照石佛 纪梦 纪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艸字旁的字 红雨 春秋无义战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貝字旁的字 元开头的成语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龙字旁的字 将奋足局 包含分的词语有哪些 穿窬之盗 厌饫 能着 麻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仿真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止足之计 深图远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