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时间: 2025-05-01 13:44:31

诗句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44:31

原文展示:

苏台竹枝词 一十首 荻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 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白话文翻译:

荻草的嫩芽和竹笋一起生长,楝树的花也开了,但河豚和石首鱼却没有出现。 清晨,城市的空气中弥漫着海鲜的腥味,原来是你从海口贩运新鲜海鲜回来了。

注释:

  • 荻芽:荻草的嫩芽,春季生长。
  • 楝花:楝树的花,春季开花。
  • 河豚:一种海洋鱼类,以其肉质鲜美而闻名,但含有毒素。
  • 石首:指石首鱼,一种常见的海洋鱼类。
  • 腥风:形容空气中弥漫的海鲜腥味。
  • 海口:指海港,这里特指贩运海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著名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民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苏台竹枝词》是他的一组描写苏州地区风土人情的诗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苏州地区春季的景象和海鲜市场的热闹场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活动的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季苏州的自然景色和海鲜市场的繁忙景象。首句通过对荻芽和楝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次句以“不见河豚石首来”表达了期待海鲜的情感。后两句则通过“早起腥风满城市”和“郎从海口贩鲜回”生动地描绘了海鲜市场的热闹和贩运海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荻芽抽笋楝花开”,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
  • 第二句:“不见河豚石首来”,表达了期待海鲜的情感,同时也暗示了海鲜的季节性。
  • 第三句:“早起腥风满城市”,通过嗅觉的描写,展现了海鲜市场的繁忙。
  • 第四句:“郎从海口贩鲜回”,具体描绘了贩运海鲜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修辞手法:

  • 拟人:通过“荻芽抽笋”和“楝花开”的拟人化描写,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力。
  • 比喻:“腥风”比喻海鲜的气味,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季的自然景色和海鲜市场的繁忙,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社会的繁荣景象。

意象分析:

  • 荻芽、楝花:春天的象征,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河豚、石首:海鲜的象征,反映了人们对美食的期待。
  • 腥风:市场的象征,展现了商业活动的繁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荻芽”和“楝花”分别是什么? A. 荻草的嫩芽,楝树的花 B. 荻草的花,楝树的嫩芽 C. 荻草的叶子,楝树的果实 D. 荻草的根,楝树的树皮

  2. 诗中的“腥风”指的是什么? A. 海鲜的气味 B. 春天的风 C. 城市的气味 D. 海风的气味

  3. 诗中的“郎从海口贩鲜回”描述了什么情景? A. 贩运海鲜的情景 B. 贩运水果的情景 C. 贩运蔬菜的情景 D. 贩运粮食的情景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竹枝词》系列,如《西湖竹枝词》等,同样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和民俗。

诗词对比:

  • 与唐代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色,但《渔歌子》更多地表现了渔民的生活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风格和内容的重要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元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元代诗歌的整体风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苏幕遮 荷叶杯 此词疑有误 苏幕遮·出五行 苏幕遮 晨步 苏幕遮 七返还丹,在人先须,炼己待时 苏幕遮 别薛为宏 苏幕遮 看送孝 苏幕遮 苏幕遮·道无言 苏幕遮 劝迷途 苏幕遮 徐公问因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问 自郐而下 划拉 怨府 赤铁主义 冥童 春笋怒发 不大对头 伯玉知非 有初鲜终 行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包含蛉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