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牧羝曲》

时间: 2025-08-09 23:12:16

诗句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

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23:12:16

原文展示:

牧羝曲 杨维桢 〔元代〕

老羝何日乳,归雁忽能言。 不逐虞常死,丁零尚有恩。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老羝羊何时能产奶,归来的大雁突然能说话。不追随虞常而死,丁零人尚且有恩情。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羝:老年的公羊。
  • 乳:产奶。
  • 归雁:返回的雁。
  • 忽能言:突然能说话,比喻奇迹或意外的好消息。
  • 虞常:指古代传说中的虞舜和常羲,这里可能指忠臣或烈士。
  • 丁零:古代民族名,这里指外族或异族人。

典故解析:

  • 虞常:虞舜是中国古代的贤君,常羲是传说中的女神,这里可能用作忠臣烈士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约1296-1370),元代诗人,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风豪放,多写边塞风光和民族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表达对异族恩情的感激,或是对忠臣烈士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老羝和归雁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奇迹和好消息的期待。诗中的“不逐虞常死”一句,可能是对忠臣烈士的怀念,而“丁零尚有恩”则表达了对异族恩情的感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老羝何日乳”:以老羝产奶的奇迹,比喻期待的好消息或转机。
  • “归雁忽能言”:归雁突然能说话,象征意外的好消息或奇迹。
  • “不逐虞常死”:不追随忠臣烈士而死,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希望。
  • “丁零尚有恩”:丁零人尚且有恩情,表达了对异族恩情的感激。

修辞手法:

  • 比喻:老羝产奶和归雁能言都是比喻,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拟人:归雁能言是拟人手法,赋予归雁以人的特性,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奇迹和好消息的期待,以及对忠臣烈士的怀念和对异族恩情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羝:象征期待和希望。
  • 归雁:象征好消息和奇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老羝”指的是什么? A. 老年的公羊 B. 老年的母羊 C. 老年的牛 D. 老年的马 答案:A

  2. “归雁忽能言”中的“忽能言”是什么意思? A. 突然能说话 B. 突然能飞 C. 突然能唱歌 D. 突然能跳舞 答案:A

  3. 诗中的“丁零”指的是什么? A. 古代民族名 B. 古代地名 C. 古代人名 D. 古代物品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塞下曲》(李白):同样是写边塞风光和民族情感的诗。

诗词对比:

  • 《塞下曲》(李白)与《牧羝曲》(杨维桢):两者都涉及边塞和民族情感,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奔放,而杨维桢的诗则更加深沉内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元代诗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楚有■ 採芙蓉词 自仙潭治归舟呈王鸥盟 即事 其一 代别张宪 其二 生查子 西北有高楼 冬半山间忽见桃花客云江梅已芳且约一笑花下 又渔社李先生宠以和篇复用韵 又用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辵字旁的字 大吉大利 兀良 亲自 鬼字旁的字 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唇的词语有哪些 握手成交 议室 原子半径 耻言人过 敦诗说礼 任选 犬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袭以成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