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1: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1:24:04
崔卿池上双白鹭
作者: 贾岛 〔唐代〕
鹭雏相逐出深笼,
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
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
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
清泠太液底潜通。
小白鹭从深笼中追逐出来,
每只头顶上都有几根相同的丝茎。
洒落在石头上的霜使我的脚感到寒冷,
远处的城墙隔着,树木高挂着空巢。
它们似乎尽在滩声之外,
却不如在这个水边的双飞美丽。
看这池塘是你自己凿的,
清澈的水底与深渊潜通。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白鹭”作为一种象征,常常出现在古诗中,象征着高洁、自由的生命状态。与水相关的意象多用于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作者介绍:
贾岛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细腻的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贾岛晚年,他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双白鹭,既是自然的美景,也是诗人内心渴望自由的象征。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用“鹭雏相逐出深笼”表现出小白鹭的活泼与自由,暗示着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接下来的描述则通过“洒石多霜”与“隔城远树”营造出一种寒冷与孤寂的氛围,使得诗人内心的自由与外界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最后几句则通过描写池塘的清澈,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在意象上环环相扣,情感真挚,展现了贾岛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小白鹭”象征着什么?
诗人对自然的感受是如何表现的?
“清泠太液”的“泠”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贾岛的诗更加侧重于自由与孤独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