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时间: 2025-04-30 22:19:10

诗句

朝阳道观一何县,滴水孤厓百丈边。

馀气出关雄大漠,长风吹壁立青天。

窗扉近在栖雕处,阁道都拦坐客前。

不信夜来高顶望,定应笙鹤下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10

原文展示:

小集滴水厓朝阳观
作者: 徐渭 〔明代〕

朝阳道观一何县,
滴水孤厓百丈边。
馀气出关雄大漠,
长风吹壁立青天。
窗扉近在栖雕处,
阁道都拦坐客前。
不信夜来高顶望,
定应笙鹤下飞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道观的壮丽景象,位于一个叫“何县”的地方,孤独的滴水厓耸立在百丈高的边缘。远处的雄大漠野气吞吐,长风呼啸而过,直吹向高耸的青天。窗户和门扉近在雕塑栖息的地方,阁楼的通道将坐着的客人们挡住。如果不相信夜晚在高处观望,定会看到仙鹤从天而降。

注释:

  • 朝阳道观: 指的是一个道教的寺庙,寓意朝气蓬勃。
  • 滴水孤厓: 滴水厓是一座偏远的山崖,形容其孤立。
  • 百丈: 指的是非常高的悬崖,形容其雄伟。
  • 雄大漠: 指的是广阔的沙漠,表现自然的壮阔。
  • 长风: 形容强劲的风。
  • 笙鹤: 笙是一种乐器,鹤通常象征长寿与仙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诗人、书画家。他是“江南四大家”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渭晚年,他常常游览山水,寄情于自然,表达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道观的崇敬与向往。诗中“朝阳道观一何县”开篇即引人入胜,给人一种辽阔的空间感,设置了一个超脱尘世的境地。接着“滴水孤厓百丈边”,不仅展示了自然的雄伟,也暗示了道教所追求的孤高与清净。“馀气出关雄大漠”,这里通过气象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浩瀚与壮阔。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一个从自然到人文再回归自然的循环,展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和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朝阳道观一何县”:开篇提到道观,暗示其重要性。
    2. “滴水孤厓百丈边”:描绘了道观周边的险峻环境。
    3. “馀气出关雄大漠”:展现了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象。
    4. “长风吹壁立青天”:写出了风势的强劲,青天的辽阔。
    5. “窗扉近在栖雕处”:描写道观的构造和环境。
    6. “阁道都拦坐客前”:表现诗人对游客的思考。
    7. “不信夜来高顶望”:引导读者思考道教的神秘。
    8. “定应笙鹤下飞仙”:结尾以梦幻的意象,强调了道教的理想。
  • 修辞手法:

    • 比喻: “笙鹤下飞仙”暗喻追求长生的愿望。
    • 对仗: 诗中多个句子形成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勾勒出一个超然物外的理想境界。

意象分析:

  • 朝阳: 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 孤厓: 象征孤独与高洁的精神追求。
  • 大漠: 代表辽阔无垠的自然。
  • 笙鹤: 象征长寿与逃避尘世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徐渭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滴水孤厓”代表什么?
    A. 河流
    B. 高山
    C. 孤独的山崖
    D. 道观

  3. “笙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与仙人
    C. 快乐
    D. 友情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维《鹿柴》
    2. 李白《庐山谣》
  • 诗词对比:

    • 徐渭的《小集滴水厓朝阳观》与王维的《鹿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徐渭更强调道教思想的向往,而王维则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徐渭年谱》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朱放(一作昉) 蔷薇花 相思怨 明月夜留别 秋水阁记 送刘东郊之闽中 其一 春日村行 访如来庵 游天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掌的词语有哪些 打人骂狗 无字旁的字 见怪非怪 闭口不谈 穴处知雨 多情善感 陈报 阶由 月下老人 卤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歹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拙手钝脚 泉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