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6:52
雨中花(和)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寄径濉阳,陌上忽看,夭桃秾李争春。
又见楚宫,行雨洗芳尘。
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
为奇姿芳润,拟倩游丝,留住东君。
拾遣杜老,犹爱南塘,寄情萝薜山林。
争似此花如姝丽,獭髓轻匀。
不数江陵玉杖,休夸花岛红云。
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
这首诗的意思是:寄情于濉阳,路途上忽然看到夭桃和秾李争相开放,正是春天的盛景。又看到楚宫的雨水洗净了芳香的尘土。红艳的花儿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美丽,素雅的白花在清晨显得格外新鲜。为了这奇特的姿态和芳香,想借游丝来留住春天的气息。回忆起杜甫,仍然怀念南塘的美景,寄情于山林中的绿萝和薜荔。怎能与这花的美丽相比呢?那如同獭髓般轻盈的色彩,不能与江陵的玉杖相较,也不必夸耀花岛的红云。只需等到天晴,清影一现,便可期待那轮明月的到来。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经过濉阳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因而写下这首诗,表达对春天、花卉的热爱,以及对杜甫的怀念。
《雨中花(和)》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春日的花草树木与自己的情感结合,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开篇描写夭桃和秾李争相开放,恰如春天的盛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通过“行雨洗芳尘”描绘了春雨过后的清新,雨水洗净了尘埃,万物复苏,空气中的芬芳更加浓郁。
诗中“红艳霞光夕照,素华琼树朝新”以鲜明的色彩对比,突显出花朵在不同光线下的美丽,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诗人以“留住东君”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追忆。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杜甫的怀念,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借用“南塘”的美景寄托情感,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复杂与深邃。诗的结尾,以“少须澄霁一,一番清影,更待冰轮”点明了时光的流逝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上表现出一种既喜悦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怀念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夭桃”和“秾李”分别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果实
B. 春天的花朵
C. 冬天的寒冷
D. 夏天的阳光
诗中“红艳霞光夕照”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早晨的阳光
B. 傍晚的夕阳
C. 正午的烈日
D. 夜晚的星空
诗人提到的“杜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陶渊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