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6:52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灰烬。
淮王身死桂枝折,徐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下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砂作饭岂堪吃。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觉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古城草。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6:52
《行路难三首》 --- 顾况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灰烬。
淮王身死桂枝折,徐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下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砂作饭岂堪吃。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觉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古城草。
你没看到古来那些烧水银的人,最终都变成了北邙山上的尘埃吗?
藕丝在虚空中悬挂,似乎想落下却又不敢,愁煞了人。
睢水的英雄个个都被血刃所伤,建章宫阙早已化为灰烬。
淮王身死,桂枝也折断,徐氏一去音信全无。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全由天命。
秦皇汉武终究也逃不过,难道你独自能学得神仙的道理?
你没看到担雪塞井只是徒劳无功,炊砂做饭又怎么能吃得下?
一生肝胆向人倾尽,回头想想,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着凌霄,岁末花凋树却不凋。
凡事各有根本,种禾却终究不能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才是平坦的道路?
心中无事却总想富贵,今天看你面色好。
你没看到少年头上的头发如云般飘扬,少壮如云,老去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得清凉不再热。
吕梁之水飞流而下,鼋鼍蛟蜃也不敢游玩。
少年仗剑如平地,独自倚剑在清秋中。
行路难,行路难,昔日少年,如今已老。
往昔的竹帛事皆已空,日暮时分牛羊在古城草地上游荡。
作者介绍:顾况,字子云,号云溪,唐代诗人,生于盛唐,著有《顾况集》。他的诗歌以情感真挚和意象丰富而著称,常常探讨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借古喻今,表达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以及对权力与财富的无奈和对生死的思考。
顾况的《行路难三首》集中表达了人生的艰难与无常。诗中反复出现的“行路难”不仅是对实际行路艰辛的感慨,也是对人生道路曲折的隐喻。诗人在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中人们的命运时,揭示了个人在历史长河面前的渺小与无力。诗中所用的意象,如北邙山、睢水英雄、建章宫阙等,皆是对权力、死亡与英雄的深刻思考。
诗歌在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悲观,尤其是“相识不如不相识”一句,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复杂与无常。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少年也终将老去,诗人对此感到无奈与惋惜。
此外,诗中的自然景象,如冬青树与凌霄花,既是对生命顽强的赞美,也是对生命短暂的感叹。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传达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哲学反思。
逐句解析:
君不见古来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身在虚空,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灰烬。
淮王身死桂枝折,徐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下脱,汝独何人学神仙。
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砂作饭岂堪吃。
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冬青树上挂凌霄,岁晏花凋树不凋。
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行路难,行路难,何处是平道。
中心无事当富贵,今日觉君颜色好。
君不见少年头上如云发,少壮如云老如雪。
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吕梁之水挂飞流,鼋鼍蛟蜃不敢游。
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
行路难,行路难,昔少年,今已老。
前朝竹帛事皆空,日暮牛羊古城草。
修辞手法: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行路难三首》中反复出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生死
B. 财富
C. 权力
D. 爱情
诗中提到“淮王身死桂枝折”,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权力的辉煌
B. 个人的命运
C. 友情的坚固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相识不如不相识”表达的情感倾向是?
A. 希望
B. 失望
C. 快乐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