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2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5:18
荣辱不关身,谁为疏与亲。
有山堪结屋,无地可容尘。
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
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荣辱得失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都与自己无关,亲疏关系也不重要。诗人希望有山可筑屋,而无地容身的尘埃却不在意。白发的增加反而让自己更显长寿,而黄花并不嘲笑贫穷。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表达了对陶渊明那种洒脱生活的向往。
顾况,唐朝诗人,字景初,号阮亭,主要生活在唐代中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以表现田园生活、隐逸思想著称,常常在作品中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热爱。
《闲居自述》创作于顾况晚年,可能源于他对隐居生活的感悟与反思。诗中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闲居自述》是一首体现了诗人顾况闲适生活态度的诗作。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世俗荣辱的淡漠,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理想。首句“荣辱不关身”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诗人选择不被外界的荣华富贵所扰,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独立。
接下来的“谁为疏与亲”进一步传达了人际关系的淡漠,亲疏关系在他眼中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诗人渴望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但又不在意世俗的尘垢与繁杂,体现了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白发偏添寿,黄花不笑贫”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白发的增加被视为长寿的象征,而黄花的存在则暗示贫穷并不值得羞耻,反而是另一种生活选择的体现。最后一句“一樽朝暮醉”则是对陶渊明的直接引用,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人用酒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寻求在忙碌世俗中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反映了顾况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传达了对世俗荣辱的淡泊心态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体现了一种宁静致远的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富贵
B. 贫穷
C. 年轻
诗人对荣辱的态度是:
A. 关心
B. 超然
C. 忧虑
“一樽朝暮醉”中的“樽”指的是:
A. 杯子
B. 酒壶
C. 酒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