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4:05
渐老追芳苦厌劳,团蒲欹坐首慵搔。
解将一笑醒人眼,多谢红稠屋角桃。
逐渐年老,追求花香却苦于劳累,坐在团蒲上懒洋洋地搔首。
只需一笑,就能唤醒人们的眼睛,衷心感谢屋角的桃花。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春天和生机。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诗作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追求恬淡的生活。
此诗作于春日,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借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繁忙生活的厌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渐渐老去的岁月中,感到对追求花香的渴望与对辛劳的厌倦交织在一起。诗中“团蒲欹坐”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状态,象征着对生活的放松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的“解将一笑醒人眼”,更是体现了诗人希望通过笑容,唤醒身边人对生活美好的感知。而最后一句“多谢红稠屋角桃”,不仅表达了对春花的感激,也隐含了对生活中点滴美好的珍惜。整首诗以轻松的口吻,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辛劳的反思,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春日氛围。
诗中“渐老追芳”表达了什么情感?
“解将一笑醒人眼”中的“解”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红稠屋角桃”象征什么?
李弥逊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关注自然与人生,但李弥逊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描绘壮阔的自然景象。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