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5:17
池亭独坐
李弥逊 〔宋代〕
物华苒苒竞芳新,
六月红蕖自作春。
走马看花传好句,
长梯摘实赖幽人。
雨馀门巷无留客,
月上池台绝过尘。
为约龟鱼共清赏,
酒香花气两相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夏日场景,物华天宝,万物竞相开放。六月的红莲仿佛在自作春天,骑马游览的诗人传诵着美好的诗句,而长梯上摘取果实的则是那幽静的人。雨后的街巷没有留客,月光洒在池台上,尘世的喧嚣似乎都已远离。诗人约上龟和鱼共赏清凉,酒香与花香相互交融。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寄情山水著称。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一个清幽的池亭,诗人独自坐于此,感受着夏日的气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的思索。
这首《池亭独坐》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夏日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物华苒苒竞芳新”便设定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通过“六月红蕖自作春”进一步引入了荷花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幽美的意境。诗中提到的“走马看花”与“长梯摘实”,既指向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也暗示着他与世俗的距离,表现了一种隐逸的生活态度。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雨馀门巷无留客”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月光洒在池台,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这一切都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逸。最后,诗人邀请龟鱼共赏,酒香与花气交融,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物华苒苒”是指什么?
A. 生命的枯萎
B. 自然的繁华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B
“六月红蕖自作春”中的“红蕖”指的是: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走马看花”的意思是:
A. 深入观察
B. 匆忙游览
C. 细细品味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弥逊的《池亭独坐》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奔放的情感,而李弥逊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隐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