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1:24
病虎行
作者:刘大方 〔宋代〕
海北愁云无从裂,风如追兵雪如撒。
哀者老虎病无力,百尺泉源都冻绝。
山中牛羊竟不来,牙爪寂寂伤饥渴。
万里兵刃色惨悽,獐娇鹿倨豺狼悦。
安得肉食复如初,平地纷纷羽毛血。
一吼千年白日寒,群兽幽忧心骨折。
如今缠病未能兴,长戈硬弩无相杀。
世上青山不敢生,青山尽是狐狸穴。
北海的愁云无法散去,狂风如追兵,雪花像撒落的尘埃。
悲哀的是老虎生了重病,失去了力量,连百尺深的泉水都被冻结。
山中的牛羊都不再来到,只有它的牙爪寂静无声,伤心饥渴。
万里之外的兵刃显得惨淡悲切,獐鹿在高傲中却依然惧怕豺狼的威胁。
怎么才能再次得到肉食,平地上血如羽毛般纷飞。
一声吼叫让千年的白昼变得寒冷,群兽忧心忡忡,心中如同折断。
如今病痛缠身,无法振作,长戈和硬弩无处施展。
世上青山不敢再生长,青山上尽是狐狸的洞穴。
作者介绍:刘大方,宋代诗人,名声不显,多以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为主。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战乱时期创作,诗人通过老虎的病痛象征国家的困境与人民的苦难,反映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生存危机。
《病虎行》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映射出国家与社会的动荡。诗人以老虎的病痛作为切入点,展现出一种无力与绝望的情感。开篇“海北愁云无从裂”,便设置了愁苦的基调,接下来的描写更是通过对景物的夸张表现了内心的忧虑。尤其是对“万里兵刃色惨悽”的描绘,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悲惨与绝望。
诗中对于牛羊不再,牙爪寂寂的描写,更是突显出生灵涂炭、饥饿的现状,表现了生存的艰难与无奈。老虎的吼叫虽是力量的象征,但在病痛中却显得无力,反映出强者的脆弱与无助。结尾“青山尽是狐狸穴”更是让人感到深思,象征着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被狡诈所占据,令人感到失落与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老虎的描写,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苦难,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悲哀,同时也对世道的变迁与生态的失衡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病虎行》中的“老虎”象征什么?
A. 强者
B. 弱者
C. 战争
诗中提到的“青山”最后变成了什么?
A. 鸟巢
B. 狐狸穴
C. 鱼塘
诗人通过什么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A. 自然景象
B. 人物对话
C. 战争场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