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44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
花开长恐赏花迟,花落何曾报我知。
人自多情春不管,强颜犹作送春诗。
连着几天的大风寒冷,梅花已经快要凋零了。
花开的时候总是担心赏花的时机来得太迟,
而花落的时候却从未告诉过我。
人们自是多情,而春天却不在乎,
我强颜欢笑,也只能写下送春的诗。
诗中提到梅花,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和高洁,能够在寒冷的冬季中独自绽放,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春天的向往。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石湖,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著称,尤其擅长写梅花、山水等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方寒冷的季节,正值梅花凋落之际,诗人通过梅花的盛衰,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生死轮回,深刻地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人用“连夕大风”引入寒冷的氛围,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景象,使得梅花的凋零显得更加令人惋惜。诗中“花开长恐赏花迟”,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恐惧,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的美好往往来得短暂而又易逝。接着“花落何曾报我知”,又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
而“人自多情春不管”,则体现了人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求,尽管春天的到来并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但人们依然会因多情而心怀期待。最后一句“强颜犹作送春诗”,表达了诗人面对生命消逝时的无奈与坚持,即使在悲伤的时刻,仍然选择继续创作,寄托自己的情感。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情厚谊,也隐含了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值得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凋零,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同时展现了人们在无奈中依然努力追求诗意生活的精神。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花在什么季节凋零?
“花开长恐赏花迟”中的“赏”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