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7:17
愚士繁俗如囚奴,至人遗形与化俱。
纷纭觉梦不可辨,蘧蘧栩栩知谁欤?
百年如泡亦如电,刚欲铸铁充门枢。
列仙之臞堕山泽,一席三椽良有余。
平生嶔巇百战勇,顿挫久已归夷途。
光芒无用入诗句,青天白日轰雷车。
松煤茧纸妙挥扫,芸香锦囊深贮储。
紫露双瓶春夜醉,黄云一棱秋田租。
谁能抟扶北溟海,政尔归卧南阳庐。
鸿飞冥冥隔云雨,弋人可慕不可呼。
这位愚蠢的士人如同被囚禁的奴隶,至高无上的人则遗弃了身体,化为无形。梦境纷乱,难以分辨,谁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奥秘呢?百年的人生如泡沫一般,转瞬即逝,就像电光闪现,刚想铸造铁门的门轴。隐士们如同瘦弱的身影,沉沦在山泽之间,三根椽子搭成的屋子,已足够安身。平生中经历过无数艰难险阻,我已经归于平淡的生活之中。诗句中的光辉毫无用处,白天的青天似乎也在轰鸣着雷声。松树的煤炭、茧和纸张,巧妙地挥洒扫除,芸香的锦囊深藏着香气。春夜里,喝醉了的双瓶紫露,秋天的田地上,黄云如同一块租地。谁能在北海中摆动扶摇,安然归卧于南阳的草庐?鸿雁在空中飞翔,云雨茫茫,它们虽令人向往,却无法呼唤。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吴江人,南宋时期的诗人、书法家和农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崇尚田园生活,作品多以描写自然和乡村生活为主,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范成大迁居新居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隐士生活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他对新居的期盼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比愚士与至人的形象,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追求的方向。诗人以“愚士繁俗如囚奴”开篇,显现出对世俗的批判,而“至人遗形与化俱”则表现出对超然物外的追求。全诗中充满了梦的意象,表现了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难以辨识自我的困惑。后半部分,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从“百年如泡亦如电”到“平生嶔巇百战勇”,展现了他在艰难险阻中走来的不易,也反映了他对平淡生活的归属感。最后,诗人感慨“鸿飞冥冥隔云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无奈。
本诗主要探讨人生的短暂与追求,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隔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对自由与安宁的追求。
诗中“愚士”指的是:
A. 聪明的人
B. 愚蠢的人
C. 隐士
D. 学者
“百年如泡亦如电”中,比喻的含义是:
A. 人生如梦
B. 人生短暂
C. 人生美好
D. 人生复杂
诗中表达了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隐逸生活
C. 富贵生活
D. 浪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