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23
三犯渡江云
作者: 项鸿祚 〔清代〕
断潮流月去,柁楼碎语,侵晓挂帆初。
一行沙上雁,又被西风,吹影落江湖。
红墙渐远,拂征衣自叹清臞。
最凄凉疏萍剩梗,飘泊意何如?
愁余!黄花旧径,修竹吾庐,是离魂来处。
料此后诗边酒冷,梦里灯孤。
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
归便早,今年总负鲈鱼。
全诗翻译:
潮水退去,月光渐淡,船头的闲聊声在清晨初上时显得格外清晰。
沙滩上,一行大雁飞过,不料被西风吹得影子摇曳在江湖上。
红墙渐行渐远,衣袍被风拂动,自感身心清瘦。
最是凄凉的,剩下的浮萍和残梗,漂泊不定的心情又该如何呢?
愁苦依旧!那黄花旧道,修竹环绕的小屋,是我离去时的归宿。
想来此后,诗酒冷清,梦中孤灯闪烁。
停船莫靠近投书的地方,更何况路途漫长,容易无书可寄。
早些归去吧,今年又是负了鲈鱼的季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项鸿祚,清代诗人,生于1733年,卒于1799年,字履平,号青丘,著有《青丘山人集》。他的诗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与人生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江湖的描绘,表达了个人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三犯渡江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整首诗通过江水、雁影、红墙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开篇即以“断潮流月去”来引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大雁的行踪与西风的影响,象征着人生的漂泊与无常。诗人在阐述景物时,渗透了对自身清瘦的感叹,显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疏萍剩梗”一联,利用浮萍的漂泊暗喻自己心境的无依无靠,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厚度。接下来的“黄花旧径,修竹吾庐”则勾勒出一种对归宿的渴望,与前文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几句“停船莫近投书浦,况路长容易无书”则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无力感,寄托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惆怅,整个诗歌在情感上形成了一个内外呼应的结构,展现出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在离愁别绪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美好回忆
b) 恋爱
c) 离别
答案: a) 美好回忆
“停船莫近投书浦”的意思是什么?
a) 停船靠近投书的地方
b) 不想靠近,无人寄信
c) 期待寄信
答案: b) 不想靠近,无人寄信
诗中使用了哪个修辞手法来增强情感?
a) 夸张
b) 比喻
c) 对偶
答案: b) 比喻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将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