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五福降中天(梅)》

时间: 2025-05-04 06:07:07

诗句

月胧烟淡霜蹊滑,孤宿暮林荒驿。

绕树微吟,巡檐索笑,自分平生相得。

冰池半释。

正节物惊心,泪痕沾臆。

流水溅溅,照影古寺满春色。

沈叹今年未识。

暗香微动处,人〔□〕初寂。

酷爱芳姿,最怜幽韵,来款禅房深密。

他时恨〔□〕。

怅却月凌风,信音难的。

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7:07

原文展示

五福降中天(梅)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月胧烟淡霜蹊滑,孤宿暮林荒驿。
绕树微吟,巡檐索笑,自分平生相得。
冰池半释。正节物惊心,泪痕沾臆。
流水溅溅,照影古寺满春色。
沈叹今年未识。暗香微动处,人初寂。
酷爱芳姿,最怜幽韵,来款禅房深密。
他时恨。怅却月凌风,信音难的。
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冬夜,月光朦胧,霜雪覆盖小路,诗人在荒凉的驿站独自栖息。围绕着树轻声吟唱,寻找幽雅的笑声,自觉与这份孤独相得益彰。冰池边的冰雪逐渐消融,时节变化让人心惊,眼泪不自禁地沾湿了心头。流水潺潺,映照着古寺的春色,诗人感叹今年未曾识得梅花的美丽。幽暗的香气在微风中飘动,周围显得格外寂静。诗人深爱梅花的姿态,尤其怜惜那幽雅的韵味,前来拜访这深密的禅房。过去的时光让人感到怨恨,望着月光和凌风,心中的信音再难以传达。雪底下的幽期,为谁而仍然露立呢?

注释

  • 月胧:月光朦胧。
  • 烟淡:雾霭轻薄。
  • 霜蹊滑:霜冻的小路滑腻。
  • 孤宿:孤独地宿营。
  • 巡檐索笑:在屋檐下寻找笑声。
  • 平生相得:与生平的感受相得益彰。
  • 冰池半释:冰池部分解冻。
  • 节物惊心:时节变化让人心惊。
  • 泪痕沾臆:泪水沾湿了心头。
  • 暗香微动:幽香在空气中轻轻飘动。
  • 幽韵:幽静而优雅的韵味。
  • 信音难的:传达心声变得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端节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的个人静谧时光,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情感的孤寂。

诗歌鉴赏

《五福降中天(梅)》以梅花为主题,借梅花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月光与霜雪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使人感受到冬日的孤寂。诗人通过“孤宿暮林荒驿”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幽静的环境中思绪万千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中,梅花的幽香显得格外珍贵,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怜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对美的向往。

中间部分“冰池半释,正节物惊心”揭示了时节的更替,诗人将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紧密结合,体现出一种对生命流转的感慨。后面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内心,表达了对梅花的思恋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诗中“他时恨,怅却月凌风”传达出一种无奈和孤独的情绪,令人深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丰富多彩,既有月、霜、冰、流水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对梅花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月胧烟淡霜蹊滑:描绘夜晚的朦胧月光和薄雾,霜冻的小路显得滑腻。
  2. 孤宿暮林荒驿:在荒凉的驿站独自栖息,突显孤独感。
  3. 绕树微吟,巡檐索笑:围绕着树轻声吟唱,寻找笑声,表达对优雅氛围的渴望。
  4. 冰池半释:冰池部分解冻,暗示着春天的到来。
  5. 正节物惊心,泪痕沾臆:时节变化让人内心震动,眼泪不自禁地流下。
  6. 流水溅溅,照影古寺满春色:流水声和古寺的春色,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景象。
  7. 沈叹今年未识:感叹今年未能识得梅花的美。
  8. 暗香微动处,人初寂:幽暗香气在微风中飘动,四周显得格外寂静。
  9. 酷爱芳姿,最怜幽韵:诗人深爱梅花的姿态,尤其怜惜那幽静的韵味。
  10. 他时恨:怀念过去的时光,对过去的感慨。
  11. 怅却月凌风,信音难的:望着月光和凌风,心中的声音难以传达。
  12. 雪底幽期,为谁还露立:雪底下的幽期,为谁依然露立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生命中的美好,象征着纯洁和坚韧。
  • 拟人:流水和梅花似乎在表达情感,使自然充满生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梅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孤独与清冷,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代表寒冷和孤寂,增添了诗的冷清感。
  • 梅花:象征坚韧与优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流水: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象征,带来生机与希望。
  • 古寺:传达出一种历史感和文化的沉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沈端节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冰池半释”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来临
    B. 冬天的寒冷
    C. 生命的消逝
    D. 夜晚的寂静

  3. 诗中提到的“幽韵”主要指什么?
    A. 梅花的香气
    B. 古寺的景色
    C. 诗人的情感
    D. 冰雪的冷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1. 《梅花》(王安石)与《五福降中天(梅)》都以梅花为题材,表达对梅花的喜爱,但王安石的作品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不屈,而沈端节则更注重梅花的幽雅和孤独的情感。

  2. 《早梅》(李清照)同样描绘了梅花在春天的景象,李清照的笔触更加细腻,表现出对梅花的细致观察与情感,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梅花诗选》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如梦令 如梦令 梦啖鲜荔支 如梦令 其一 如梦令 如梦令 其二 如梦令·昨夜庭梧陨翠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如梦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随驴把马 肆行非度 包含操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泉石膏肓 敬老怜贫 口中雌黄 辞不达义 卜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难极 反败为功 乞丐相 丿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疲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