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八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09:23

诗句

卐字亭台九曲桥,风烟明媚柳千条。

北来俗客山争笑,西过灵峰草亦娇。

老衲采花焙苦茗,美人隔竹品琼箫。

照人一片潭心月,依旧清寒似六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23

原文展示:

卐字亭台九曲桥,风烟明媚柳千条。
北来俗客山争笑,西过灵峰草亦娇。
老衲采花焙苦茗,美人隔竹品琼箫。
照人一片潭心月,依旧清寒似六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卐字形的亭台和蜿蜒的九曲桥,风光明媚,柳枝垂柳成千上万。北方的游客在山上欢声笑语,西边的灵峰草地也显得娇媚动人。老和尚在采摘花草,焙制苦茶,美人则在竹林深处欣赏琼箫的悠扬。月光照映在湖面,似乎映照出人心的清澈,依旧保持着六朝时期的清冷。

注释:

  1. 卐字亭台:形状像卍字的亭台,指的是西湖的某个景点。
  2. 九曲桥:指的是西湖著名的桥梁,因曲折而得名。
  3. 俗客:指普通的游客,带有轻松愉快的氛围。
  4. 灵峰:西湖附近的一座山,常常被描写为风景如画的地方。
  5. 老衲:指的是和尚,通常在此处用于表现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6. 琼箫:指的是一种美妙的乐器,象征着高雅的艺术。
  7. 潭心月:湖水中倒映的月光,代表宁静与美好。
  8. 六朝: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这里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沧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瑞玑,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风光,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西湖的游览之际,诗人通过对西湖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西湖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思考。开篇的“卐字亭台九曲桥”,不仅描绘了地形地貌的特点,还暗示了西湖的独特魅力。紧接着,诗人以“风烟明媚柳千条”描绘出春日的景象,生动地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北来俗客山争笑,西过灵峰草亦娇”两句,展现了游客在西湖的欢声笑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对比,诗人突出西湖的魅力,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后面两句“老衲采花焙苦茗,美人隔竹品琼箫”,分别描绘了隐士的淡泊与美人的优雅,形成了对比,反映了不同人生境界的追求。最后两句“照人一片潭心月,依旧清寒似六朝”,通过月光的倒影,传达出一种清幽的意境,令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在描绘美景的同时,融入了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西湖的深情眷恋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卐字亭台九曲桥”:通过形象的描绘引入西湖的美景。
  2. “风烟明媚柳千条”:春天的气息,柳树轻柔的姿态。
  3. “北来俗客山争笑”:游客们的欢乐,表现出西湖的热闹与活力。
  4. “西过灵峰草亦娇”:灵峰附近的草木也显得娇嫩,营造出和谐的自然环境。
  5. “老衲采花焙苦茗”:隐士的生活,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6. “美人隔竹品琼箫”:描绘了优雅的女子,象征着艺术与美的追求。
  7. “照人一片潭心月”:湖面倒映的月亮,表现出宁静与清澈的心灵。
  8. “依旧清寒似六朝”:历史的悠久与清寒,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时光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亭台与九曲桥比作西湖的灵魂,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与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西湖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熟虑与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亭台:象征着人文气息与自然的交融。
  2.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柔情。
  3. 俗客与隐士:对比不同生活态度,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4. :象征宁静与持久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卐字亭台”主要指的是哪个景点? A. 断桥
    B. 雷峰塔
    C. 西湖的某个亭子

  2. 诗中“老衲采花”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繁华
    B. 超然淡泊
    C. 热衷名利

  3. 诗的最后一句“依旧清寒似六朝”中的“六朝”指的是哪一段历史? A. 唐朝
    B. 六个朝代
    C. 宋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名篇,描绘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展现江南春夜的美丽。

诗词对比

  • 张瑞玑的《西湖八首》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景观为题材,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人文情感,后者则着重于豪放与奔放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2. 《西湖文化与诗歌》
  3. 《张瑞玑传》

相关查询

送韩十四被鲁王推递往济南府 相和歌辞。襄阳曲二首 杂曲歌辞。长乐少年行 杂曲歌辞。妾薄命 相和歌辞。王昭君 相和歌辞。对酒 相和歌辞。婕妤怨 杭州北郭戴氏荷池送侯愉 九日侍宴应制 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贪主 安心乐业 有恃毋恐 如痴似醉 衣字旁的字 宜年 角钢 办纳 角字旁的字 包含赤的成语 迷魂阵 车字旁的字 词钝意虚 癶字旁的字 瓦结尾的成语 三头八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