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太庾 其一》

时间: 2025-05-02 21:56:54

诗句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56:54

原文展示

挽陈太庾 其一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前世的我在简斋中老去,如今在河阳成为了名士。
在我眼中,功名是微不足道的,而我心中传承着书香的气息。
谈论公事已经结束,剩下的精力用来写诗作章。
那只曾经在水面上行走的鸭子,如今又在哪里呢?我仍在清都等待着紫皇。

注释

  • 简斋:指一种简朴的书斋,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河阳:指代住所或一地的名声,河阳是一个地名。
  • 书传香:比喻书籍的芬芳和文化的传承。
  • 清谈:指清雅的谈话,通常与高雅的文学艺术有关。
  • 凫履:凫即鸭子,履为脚,指水鸟的足迹,隐喻过去的生活状态。
  • 清都:指代一处清幽的地方,可以理解为理想的居所。
  • 紫皇:可能是指高贵的天子或理想中的君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鹿卿,字子方,号鹿卿,宋代的诗人,擅长古诗,尤其以挽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曾经生活的追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与理想。

诗歌鉴赏

《挽陈太庾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挽诗。诗的开头,徐鹿卿自述前身在简斋中老去,隐喻自己曾经的隐逸生活,表明他对过去的怀念与珍重。接着,他提到“今世令河阳”,说明自己在今世已成名士,然而眼底的功名却显得微不足道,反映出他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在诗的中间部分,徐鹿卿提到“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这显示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仍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追求,体现了他内心的高洁与志趣。最后一句“凫履今安在”,更是引人深思,既是对友人的追忆,也是对自己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及对友人的缅怀,体现了宋代士人特有的文化气息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身简斋老,今世令河阳:回忆过去的隐居生活与现在的名声,形成对比。
    • 眼底功名小,胸中书传香:表达对名利的淡薄与对文化的热爱。
    •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表明即使繁忙,仍然乐于创作诗歌。
    • 凫履今安在,清都侍紫皇: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书传香”),对比(“前身”与“今世”),以及意象化的手法(“凫履”)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友人的怀念以及人生价值观的探讨,展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与对文化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简斋:象征隐逸生活,体现诗人的内心追求。
  • 河阳:代指名声与地位,表现对现世的反思。
  • 书香:文化传承的象征,反映诗人对知识的敬仰。
  • 凫履:隐喻过去的生活状态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选择题)

  1. 诗中“前身简斋老”是指什么? A. 诗人的隐逸生活
    B. 诗人的名声
    C. 诗人的友人

  2. “清谈了公事,馀力到诗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公务的厌倦
    B. 对创作的热爱
    C. 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相比,两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过往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但徐鹿卿的诗更显细腻和内敛,而李白则更为豪放和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徐鹿卿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春感 鹧鸪天 乙未春分后一日小石源诗会偕诸子登武功山 鹧鸪天二首 其一 鹧鸪天 鹧鸪天 寄梦芙 鹧鸪天 其三 莲 鹧鸪天 屏兄寄红叶来,赋此为酬 鹧鸪天 春草 鹧鸪天 其六 与严霜、无斋同和寂园老人并效其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掀天扑地 偿耗 肆开头的成语 兵燹之祸 三下五除二 事际 阜字旁的字 略迹原心 目字旁的字 坤德 酉字旁的字 一日三岁 缩退 臼字旁的字 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旁行斜上 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雾的词语有哪些 韬开头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