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2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7:02
贺新郎(钱郭府判趋朝)
作者:徐鹿卿〔宋代〕
解组轻千里。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试问余恩深几许,江阔秋清无底。看两径棠阴舞翠。明月归轻似叶,只梅花香里诗千纸。端不愧,西江水。谪仙才气兰亭字。更清姿雅度,修竹长松标致。官职几人曾此过,萱草春风谁似。任彩服蹁跹娱戏。去此云霄真一握,算令公勋业浑余事。中书考,从今始。减字木兰花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一县花。群仙推去。暂寄岭梅清绝处。笑俯清溪。只有清风明月知。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清晨出行时的心情与所见,乘着轻舟万里而行,迎着早晨的清风,水面如同磨石一般平静。我试问你我之间的情谊有多深,江水宽广秋天的清澈似乎无底。看那两条小路旁,梧桐树下的阴影轻轻摇曳。明月的归来如同轻柔的树叶,只有梅花的香气在纸上流淌。真不愧是西江水,谪仙的才气如同兰亭的字迹。更有那清丽的姿态与风度,修竹长松都显得格外标致。多少官职的人曾在此地经过,春风中萱草如同谁的情怀。任凭华服翩翩起舞,像是在这云霄之中一握,即使是公的功勋也浑然不在乎。从今开始,我将作中书的考量。减字木兰花,杜南安和昌的仙词被示范,次韵回应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的词句,韦曲的名家也试过河阳的花。群仙推去,暂时寄情于岭上的梅花,在那清绝之处,俯视着清溪,唯有清风明月知晓我的心情。
徐鹿卿,宋代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深思。
《贺新郎》是徐鹿卿在一次出行途中所作,表达了他在清晨出行时的悠闲与对友人的思念,反映了词人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贺新郎》充分展现了徐鹿卿的才情与情怀,词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开头的“解组轻千里”便带出了一种轻松的出行状态,接着“趁朝来风高气爽,波平如砥”描绘了清晨的美好景象,仿佛一切都在为他这一程的出行而欢呼。接下来的问句“试问余恩深几许”则透出对友谊的珍视与思考,进一步引导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度。
通过“看两径棠阴舞翠”,徐鹿卿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画面。词中对梅花的描绘,不仅仅是自然的描述,更是情感的寄托,梅花的香气代表着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后面的描写则转向官场生活的反思,“官职几人曾此过”,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反映出诗人对仕途的无奈与追求自由的愿望。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由自然景色的描绘逐渐深入到内心的思考,最后以“只有清风明月知”收束,留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徐鹿卿以其独特的视角与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既真实又理想的世界。
整首词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淡泊,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是对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赞美。
诗中提到的“波平如砥”意指什么?
词中“试问余恩深几许”的意思是什么?
“只有清风明月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徐鹿卿与李清照的作品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但李清照的词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徐鹿卿则更注重对友谊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