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太庾黎丞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2:07:00

诗句

老矣黎夫子,拳拳只此书。

万缘俱浅澹,一字不遗馀。

庾岭风烟句,石溪云水居。

无人知此味,说似子非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00

原文展示:

老矣黎夫子,拳拳只此书。
万缘俱浅澹,一字不遗馀。
庾岭风烟句,石溪云水居。
无人知此味,说似子非鱼。

白话文翻译:

老了,黎先生,您只在乎这本书。
万事都显得那么浅薄,一字也不留余地。
庾岭上的风烟,石溪旁的云水,
没人懂得这种滋味,就像说“子”不是“鱼”。

注释:

  • 黎夫子:指黎某人,可能是指作者的朋友或尊敬的老师。
  • 拳拳:形容心意诚恳,专心致志。
  • 万缘:指世间的各种事物和缘分。
  • 浅澹:形容事物的浅薄和淡薄。
  • 庾岭:可能指庾岭的风景,寓意自然美。
  • 石溪:石头溪流,描绘自然景色。
  • 无人知此味:无人理解的独特滋味。

典故解析:

“子非鱼”出自《庄子》,原文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此句用以表达对他人内心感受的难以理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鹿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著称,尤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送别黎丞时所作,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黎丞的深情厚谊。开篇用“老矣黎夫子”直白地称呼朋友,显得亲切而又真诚,随后“拳拳只此书”表明了对知识和学习的执着。诗中的“万缘俱浅澹”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诉说人生的无常与不确定。

接下来的两句“庾岭风烟句,石溪云水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在告别黎丞的同时,也在告别那种单纯的、纯粹的生活。最后一句“无人知此味,说似子非鱼”则是对深刻内心体验的感慨,表达出一种孤独感和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构成了一幅深情而又富有哲理的送别画面,既有对朋友的眷恋,又蕴含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矣黎夫子,拳拳只此书。

    • 直呼朋友的名字,表达对朋友的尊重和亲近。强调对书本知识的珍视。
  2. 万缘俱浅澹,一字不遗馀。

    • 世间事物都显得浅薄,诗人对生活的感悟深刻,显示出对文字和思想的认真与执着。
  3. 庾岭风烟句,石溪云水居。

    • 描绘自然风景,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4. 无人知此味,说似子非鱼。

    • 表达内心深邃的感受,无人能够理解,借用典故引发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滋味比作“子非鱼”,表达对内心感受的难以言说。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送别的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对知识的执着,以及对世事的淡然,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和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黎夫子:象征智慧与知识。
  • 庾岭、石溪:自然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内心深邃的体验与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黎夫子”指的是谁?
    A. 诗人的老师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父亲
    D. 诗人的学生

  2. 诗中“无人知此味”的意思是什么?
    A. 没有人懂得其中的滋味
    B. 没有人喜欢这种滋味
    C. 凡人都知道这种滋味
    D. 只有朋友能理解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徐鹿卿的诗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内心交流,而陶渊明则是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湖清明 西湖子夜歌八首 西湖吊朝云墓 其二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七 西湖走笔赠雪峤上人渡江寻云门山 西湖 西湖纪咏和阳羡谢山人韵三首 其一 西湖泛舟 西湖寓楼听雨 西湖后曲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曾无与二 齐暾 魚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骄胡 捶胸跌脚 包含昊的词语有哪些 米字旁的字 颠头播脑 耂字旁的字 菄风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通文知理 剪发杜门 别无长物 皿字底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