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4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0:05
谁借长鞭策懒龙,黄梅水涨舳舻通。还知君子忧雨切,常在桑麻稼穑中。
谁借用长鞭驱动那懒惰的龙呢?黄梅季节,江水上涨,船只通行无阻。更何况那些君子们心中对雨水的忧虑,常常与桑麻和农田的收成息息相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君子忧雨”可理解为古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敏感,尤其是与农作物生长息息相关的雨水。此处表达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作者介绍: 刘过,字德芳,号惭愧,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词作,对山水田园诗有独特的见解。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农业生产是社会经济的基础。诗人通过描绘雨水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气候的关心和依赖。
《喜雨 其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业的深切关怀。诗的开头,用“长鞭”驱动“懒龙”来形容雨水的来临,生动形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力量,也暗含了人们对自然的控制与期待。接着提到“黄梅水涨”,描绘了雨水丰沛的景象,令人感受到生机与希望。
而后一句“还知君子忧雨切”,则转向了人们内心的忧虑,特别是农民对雨水的渴求和忧心。这种对比更增强了诗的深度,表现了人们与自然、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最后一句“常在桑麻稼穑中”更是将诗人的关注点拉回到日常生活中,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人们对丰收的期待。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有温度,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雨水的渴望与对农业的关切,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鞭”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黄梅水涨”意指什么?
君子忧虑雨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