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1:4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1:57
清平乐
作者: 张炎 〔宋代〕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这首诗赞美兰花,称它为“国香”。它的美丽不以色泽和香气来炫耀,正是这种清幽的气质让它得到上天的宠爱。如今楚子已不再作诗,兰花又在哪里呢?若能在南翁的枝头见到几笔画作,那就足够了。写下这首诗是为了表达我的情感与经历。孤独的花瓣,似乎与以前的情景相隔甚远。烟雨朦胧,无处可诉说,西湖的残月已冷却。清雅的芳香只应存在于深山,世俗的红尘与它无关。留下的只是许多清幽的影子,幽香却无法抵达人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张炎的诗词风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在张炎对兰花的深情赞美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清雅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红尘的反思。诗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清平乐》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兰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及“兰曰国香”,直接点明了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高洁与清香。诗人并不以华丽的色彩和强烈的香气来吸引人,而是强调了内在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楚子不作,兰今安在?”一问,表达了对昔日诗人风采的怀念,似乎在感叹文人风流已逝,兰花的存在在此时显得尤为孤独。诗中通过描绘西湖的冷月和烟水的茫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则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兰花留存了清影,但其幽香却无法传达给世间的人,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清雅、高洁品质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兰花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清平乐》的作者是?
“兰今安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红尘”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