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平乐》

时间: 2025-04-29 01:41:57

诗句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

楚子不作,兰今安在?

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

赋此以纪情事云。

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

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

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1:41:57

原文展示:

清平乐
作者: 张炎 〔宋代〕

兰曰国香,为哲人出,不以色香自炫,乃得天之清者也。楚子不作,兰今安在?得见所南翁枝上数笔,斯可矣。赋此以纪情事云。孤花一叶,比似前时别。烟水茫茫无处说,冷却西湖残月。贞芳只合深山,红尘了不相关。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兰花,称它为“国香”。它的美丽不以色泽和香气来炫耀,正是这种清幽的气质让它得到上天的宠爱。如今楚子已不再作诗,兰花又在哪里呢?若能在南翁的枝头见到几笔画作,那就足够了。写下这首诗是为了表达我的情感与经历。孤独的花瓣,似乎与以前的情景相隔甚远。烟雨朦胧,无处可诉说,西湖的残月已冷却。清雅的芳香只应存在于深山,世俗的红尘与它无关。留下的只是许多清幽的影子,幽香却无法抵达人间。

注释:

字词注释:

  • 兰:即兰花,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
  • 国香:指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的花卉。
  • 贞芳:指坚贞的芳香,象征清白与高洁的品质。
  • 红尘:指世俗的纷扰与喧嚣。

典故解析:

  • 楚子:指楚国的诗人,文人雅士,代表了文化的高峰。
  • 南翁:可能指南方的一个隐士或文人,象征追求清净生活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张炎的诗词风格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在张炎对兰花的深情赞美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对清雅品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红尘的反思。诗中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清平乐》是一首抒情诗,通过兰花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及“兰曰国香”,直接点明了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所代表的高洁与清香。诗人并不以华丽的色彩和强烈的香气来吸引人,而是强调了内在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的“楚子不作,兰今安在?”一问,表达了对昔日诗人风采的怀念,似乎在感叹文人风流已逝,兰花的存在在此时显得尤为孤独。诗中通过描绘西湖的冷月和烟水的茫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留得许多清影,幽香不到人间”,则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兰花留存了清影,但其幽香却无法传达给世间的人,象征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隔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曰国香”:兰花被称为国家的香花,强调其特殊的地位和文化象征。
  2. “为哲人出”:兰花为有哲理的人所欣赏,暗示其高雅的品格。
  3. “不以色香自炫”:兰花不以艳丽的颜色和浓郁的香气来吸引人,表现内敛的美。
  4. “乃得天之清者也”:因此,兰花得到了自然的清雅之气。
  5. “楚子不作”:提及楚国的诗人已不再作诗,反映出过往的辉煌已逝。
  6. “兰今安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兰花又在哪里呢?
  7. “孤花一叶”:孤独的花瓣,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寂寞。
  8. “烟水茫茫无处说”:描绘出一种朦胧的意境,难以诉说的情感。
  9. “冷却西湖残月”:冷清的西湖和残月,加深了孤独的氛围。
  10. “贞芳只合深山”:高洁的芳香应存在于幽静的深山之中,与世俗无关。
  11. “红尘了不相关”:与世俗的喧嚣毫不相干。
  12. “留得许多清影”:留下了许多清幽的影子。
  13. “幽香不到人间”:但那幽香无法传达给人世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兰花比作“国香”,突出其高雅。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兰花以哲人的特质,表现其独特的气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清雅、高洁品质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兰花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花:象征高洁、清雅,代表着诗人的理想。
  • 西湖:作为自然景观,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残月:象征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过往美好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清平乐》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张炎
    • C) 杜甫
    • D) 苏轼
  2. “兰今安在?”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 A) 兰花的香气
    • B) 过去的文人风采
    • C) 自然的美好
    • D) 深山的宁静
  3. 诗中提到的“红尘”是指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世俗的纷扰
    • C) 诗人的理想
    • D) 高洁的品格

答案:

  1. B) 张炎
  2. B) 过去的文人风采
  3. B) 世俗的纷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的作品,表达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经典诗,描绘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炎的《清平乐》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与对理想的追求,但张炎更侧重于清雅的兰花象征,而李白则通过月亮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酒的寄情。

参考资料:

  • 《宋代词人研究》:对张炎及其诗词风格的详细探讨。
  • 《中国古典诗词选》:收录了多位诗人的作品,便于比较与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永叔席上分韵送裴如晦 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和寿州宋待制九题其一熙熙阁 周仲章通判润州 元日 闻曼叔腹疾走笔为戏 鸭脚子 依韵和达观师闻蝉 春夜闻雨 送朱玠户曹之广德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举善荐贤 邪不敌正 晋阶 提手旁的字 包含旒的词语有哪些 克字旁的字 贪心妄想 母字旁的字 染须种齿 得风就是雨 神武挂冠 行列式 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病字头的字 掏火耙 孤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