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3:39
《虞美人》
作者:张炎 〔宋代〕
住,随风好去落谁家。作忆柳曲修眉刷翠春痕聚。难翦愁来处。断丝无力绾韶华。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那回错认章台下。却是阳关也。待将新恨趁杨花。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这首词表达了对离别和相思的感慨。词中描绘了春风送走花瓣,落在谁的家里。回忆起柳树下的曲调,春天的痕迹在眉间聚集,却无法裁剪忧愁的来源。断了的丝线已无力再绾住青春的华丽,也只能像落花流水一样漂泊到天涯。曾经在章台下错认了你,原来却是在阳关之地。等待着将新仇恨随着杨花飘散,但不知这相思之情又寄托在谁的心间。
作者介绍:张炎,字季直,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词风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爱情、离别、乡愁等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时代动荡,张炎作为词人,常通过词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忧伤。它反映了词人在离别时的思绪和对爱情的怀念。
《虞美人》是一首充满感情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离别和相思的深切体验。开篇的“随风好去落谁家”引人入胜,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无情的流逝与离别。接着,词人通过回忆“柳曲”来表达对往昔的眷恋,但这份眷恋却又无法阻挡忧愁的滋生,令人感到无奈。
“断丝无力绾韶华”一句,充满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的无力。接下来的意象“落红流水到天涯”,则把离别的悲伤推向极致,仿佛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难以挽回,只有随着流水漂泊,无法回头。
“那回错认章台下”一句,带有一丝对往昔的追忆与错过的遗憾,阳关作为离别的象征,更加突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最后一句“相思一点在谁家”,将整首词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相思之苦的无奈与困惑,使人感受到深深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离别与相思展开,表现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抒发了深情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随风好去落谁家”中“落谁家”指的是什么?
“断丝无力绾韶华”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