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9: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9:23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岧峣枕北墙。
过尽绿荷桥断处,忽逢朱槛水中央。
凫鹥聚散湖光净,鱼鳖噶瓦影凉。
清境不知三伏热,病身唯要一藤床。
南山连绵起伏,延伸至南塘;北岸高耸,静静地依偎在北墙旁。
走过断桥,绿荷丛中,我忽然遇见了水中央的朱色栏杆。
鸭子和白鹭在湖面上聚散,湖光映得一片清净,
鱼儿和鳖在瓦片的影子下游动,水面显得格外清凉。
这里的宁静之境让我忘却了三伏的酷热,
我只想在藤床上安静地休息,忘却病痛。
“南山”与“北渚”可视为诗中自然环境的描绘,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朱槛”象征着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诗中提到的“病身”则表明诗人的身体状况,渗透出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词、散文而闻名,作品风格洒脱、自然。
此诗创作于苏辙晚年,反映了他在济南游历时的所见所感,以及对悠闲生活的向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使他忘却了身体的病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南山与北渚的自然风景,营造出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开头两句通过描绘南山的延绵和北岸的高峭,构建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展现出自然的雄伟与静谧。接下来的描写转向细腻的湖面,绿荷、朱槛、凫鹥、鱼鳖等细节描绘,给人以清新、恬淡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观察,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宁静的湖面让他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炎热与病痛,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整首诗融合了自然美与内心感受,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内心的宁静,反映出他在病痛中对平和生活的追求。
南山迤逦入南塘,北渚岧峣枕北墙。 这两句主要描写了什么?
A. 山的雄伟
B. 水的清澈
C. 自然的和谐
D. 诗人的心情
“清境不知三伏热”中的“清境”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身体
B. 湖面的景象
C. 自然环境
D. 诗人的内心
诗人病身时最想要的是什么?
A. 一张藤床
B. 更好的药物
C. 朋友的陪伴
D. 自然的宁静
答案: 1. C 2. C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