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35: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5:02
柏子焚香些少,菊花得句清疏。小山丛桂落无余。雁声秋社后,人梦午晴初。满架葡萄霜饱,溜檐铃索风徐。一窗竹影照编书。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
香炉中燃烧着少量的柏树香,菊花的芳香使人联想到那清幽的诗句。小山上的桂花已经落尽,秋雁在社祭之后飞过,正午的阳光下,我的梦境也刚刚开始。满架的葡萄因霜而饱满,屋檐下的铃铛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一窗的竹影映照着我在编写书籍的身影。我怎么敢自以为是,草书的风雅或许还不如相如的诗篇。
奕绘,清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
这首诗作于秋季,正值菊花盛开、葡萄成熟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文学的追求。
这首《临江仙》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的“柏子焚香些少”即使香气未浓,却已营造出一种禅意,仿佛在提醒人们在这喧嚣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而“菊花得句清疏”则通过菊花的清香与诗句的清雅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随着诗句的推进,“小山丛桂落无余”描绘了秋季桂花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时光的流逝。而“雁声秋社后”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秋日的孤寂,回响在天际的雁鸣仿佛传达着对往昔的思念。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抒发了对现实的感慨与人生的哲思。
最后两句,“草玄吾岂敢,赋或似相如”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谦逊与反思,尽管追求文学艺术的高峰,但心中始终有对前辈才华的敬仰与自省。整首诗在清丽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交织中,引发读者对生活与艺术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学的热爱。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文学的热爱,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和对艺术追求的谦逊。通过描绘秋季的美景,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柏子焚香些少”中的“柏子”指什么?
“满架葡萄霜饱”中“霜”指的是什么季节的现象?
诗人对自己的创作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