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2:16
一夜春风料峭,醒来花落阶墀。燕雏莺怯费寻思。昨宵因中酒,今日起偏迟。青鬓已非畴昔,多愁不减当时。陌头垂柳万千丝。危阑慵去凭,心事有谁知。
一夜春风轻拂,醒来时发现花瓣已经落满阶梯。燕子和黄莺都显得有些害怕,不知该如何思索。昨夜因饮酒而醉,今天起床却偏偏迟迟不愿起身。青丝已不再是往昔的模样,多愁善感并没有减少。街头的垂柳如万千丝绦。站在高栏上懒得去凭栏,心中的忧愁又有谁能理解呢?
作者介绍:吕采芝(生卒年不详),清代女诗人,以才情和词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内心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反映出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承受的情感压抑。
《临江仙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受和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以“春风料峭”描绘了春天初临的寒意,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接着“醒来花落阶墀”,不仅呈现了景物的变化,也隐喻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描写中,燕雏与莺的怯懦,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心中的惆怅形成鲜明对比。
“昨宵因中酒,今日起偏迟”一句,流露出诗人的迷惘与无奈,酒后醒来的迟缓与对生活的淡漠相互交织,揭示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挣扎。“青鬓已非畴昔”则是对青春逝去的感慨,诗人虽不再年轻,但内心的多愁依然存在,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悲伤。
最后的“心事有谁知”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孤独的无奈与渴望理解的心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春景描写中,蕴藏了丰富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因时间流逝和青春的逝去而产生的惆怅与孤独,展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理解的情感。
“一夜春风料峭”中“料峭”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青鬓”指的是什么?
“心事有谁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