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1: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1:48
蝶恋花(月词)
作者:黄裳〔宋代〕
伏以合欢开宴,奉乐国之宾朋对景摅怀,待良时之风月。此者偶屈三益,幸逢四并。六幕星稀,万棂风细。天发金精之含蓄,地扬银色之光华。远近万情,若知而莫诘满虚一色,可揽以将。是故无累而玩之者,喜乐之心生不足而对之者,悲伤之态作。感群动以无意,涵长空而不流。对坐北堂,方入陆生之牖共离南馆,便登韩子之台。顾歌三五之清辉,誓倒十千之芳酝。忽破黄昏还太素。寒浸楼台,缥缈非烟雾。江上分明星汉路。金银闪闪神仙府。影卧清光随我舞。邂逅三人,只愿长相聚。今月亭亭曾照古。古人问月今何处。
依照传统的习俗,合欢花开宴,我在这里款待远道而来的宾朋,借景抒发情怀,期待着良辰美景的到来。这是偶然的机缘,正当四季的交替。星星稀疏,微风细细。天空中金色的光辉闪烁,土地上银色的光华四散。远方和近处的情感万千,若知道却又不能言说,仿佛一切都是空无,可以尽情揽取。因此,若没有负担而欣赏的人,内心的喜悦自然不够,而面对的人却感到悲伤。感知周围的动静,却无意中触动内心,仿佛在广阔的天空中漂浮而不沉。对坐于北堂,穿过陆生的窗子,来到南馆,便可以登上韩子的台。低头吟唱那三五的清辉,立誓要倾倒十千的芬芳。忽然,黄昏来临,变得清素。寒气渗透了楼台,缥缈的气息并非烟雾。江面上星星分明,像是汉水的航路。金银闪闪的神仙府邸,影子随清光与我共舞。偶遇三人,只愿长久相聚。今夜的明月曾照耀古人,古人问月:今宵何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裳,字季白,号白石,生于宋代,著名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词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蝶恋花(月词)》创作于一个美丽的夜晚,诗人受到月色的启发,聚会于友人之间,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友情、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人的追思。
《蝶恋花(月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自然意象的词作。词中通过合欢花的宴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谐,诗人以此切入,抒发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月光的向往。词中描绘的景色如星光稀疏、风细如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美丽的氛围。
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细腻入微,金色的天空与银色的土地交相辉映,暗示着光明与希望。而“无累而玩”的心境,表达了在这一片宁静中,内心的喜悦与满足。相对的,面对美好而产生的悲伤,也许是因为美好总是短暂、瞬息万变。
此外,诗人通过回顾古人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月亮的寄情。古人问月的情景,增添了词作的厚重感,使得整首词在轻盈的韵律中,透出深刻的哲理思考。总的来说,这首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人情世态、历史传承的深刻领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友情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一种宁静而富有哲理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合欢”象征什么?
A. 恋爱
B. 团圆
C. 分离
D. 旅行
诗人通过什么自然现象抒发情感?
A. 雨
B. 风
C. 月亮
D. 太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裳的《蝶恋花》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情的珍惜,但黄裳更侧重于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则通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表达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蝶恋花(月词)》这首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