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2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24:26
平生不接里闾欢,岂料相逢虺蜮坛。
能赋君推三世事,倦游我弃七年官。
流传恶语知谁好,勾引新篇得细看。
六月山斋当暑令,风霜独发卷中寒。
我平生从不参与街坊的欢乐,没想到却在这里遇见了你。
你能吟咏君王三世的历史,我却因厌倦游历而放弃了七年的官职。
流传的恶言究竟谁说得好,吸引新篇却需要细细品味。
盛夏的山舍正值酷暑,卷中的寒意却独自显露。
“君推三世事”可能与历史人物的事迹有关,反映了诗人在文学方面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思考。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诗人、文人对历史事件进行吟咏,比如杜甫、李白等。
陈与义(生年不详-约1170年),字仲明,号石泉,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细腻刻画。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作者面临官场失意与个人理想的矛盾时刻,表现出对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相遇时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平常人际交往的疏远,另一方面又是对历史与文学的深入思考。开头两句以“平生不接里闾欢”切入,直接点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回避,体现了一种隐逸的情怀。而“能赋君推三世事”则展现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兴趣与追求。接下来,诗人提到自己因“倦游”而放弃官职,显现出内心的失落与对官场的厌倦。最后两句则以“六月山斋当暑令”引出,虽是盛夏,却感受到了卷中寒意,象征着内心的孤独与冷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倦游”是什么意思?
A. 喜欢旅游
B. 厌倦游历
C. 经常游玩
D. 游历愉快
“六月山斋当暑令”中,“暑令”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对朋友的态度是?
A. 疏远
B. 亲近
C. 冷漠
D. 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