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6:36
原文展示:
宿齐云寺 黄公度 〔宋代〕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秋天的旅途即将结束,夕阳西下时我停下了马鞭。 在深邃的村庄里,人烟稀少,一座孤零零的寺庙高耸入云。 我试着问自己,沾染了微薄的俸禄,又怎能比得上回到故乡的栖息之地呢? 鸡鸣声中,我无法入眠,趁着月光,我走下了清澈的溪流。
注释:
字词注释: 行李:指旅途。 停鞭:停止行进。 深村:偏僻的村庄。 孤寺:孤立的寺庙。 沾微禄:指担任官职,获得微薄的俸禄。 返故栖:回到故乡的居所。 鸡鸣:指黎明时分。 乘月:趁着月光。
典故解析: 诗中未明显使用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公度(1089-1146),字师尹,号鹤山,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生活的渴望。诗人在深村孤寺中思考人生的选择,最终决定追随内心的向往,回归自然和故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寂的画面,凸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亲近。“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宋代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首句“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描绘了旅途的疲惫和时间的流逝,暗示了诗人对旅途的厌倦。 次句“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通过对比深村的人烟稀少和孤寺的高耸入云,营造了一种孤寂和超脱的氛围。 第三句“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乡生活的渴望。 末句“鸡鸣不成寝,乘月下清溪”则描绘了诗人夜晚的行动,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深村与人少,孤寺与云齐)和设问(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深村:象征偏僻和宁静。 孤寺:象征孤独和超脱。 云齐:象征高远和超然。 清溪:象征清澈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公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但黄公度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归乡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