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自笑(〔一题:试笔〕)》

时间: 2025-07-27 16:46:44

诗句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古语云,磨墨如病风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6:44

原文展示

自笑(〔一题:试笔〕)
作者: 苏轼

子石如琢玉,远烟真削黳。
入我病风手,古语云,磨墨如病风手。
玄云渰凄凄。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霓。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静谧的环境中,面对美好事物的陶醉与自得。开头提到的“子石如琢玉”,形容石头如同经过雕琢的美玉,展现出清新脱俗的意境。接着提到“入我病风手”,暗示作者在创作时的无奈与病痛,借古语“磨墨如病风手”来表达写作过程中的艰辛。后面提到“玄云渰凄凄”,描绘了一种冷清的氛围。最后一联“醉笔得天全”,表现了作者在醉态中写作的乐趣,感谢中书君陪伴自己度过这段幽静的时光。

注释

  • 子石:指石头,形容其如美玉般珍贵。
  • 削黳:形容远处的烟雾如同削平的黛色。
  • 病风手:指因病而手抖,形容写作的困难。
  • 玄云渰凄凄:描绘一种阴沉、冷清的云气。
  • 蜡屐阮:蜡屐是古代的一种鞋,阮是指阮籍,暗喻着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锻柳嵇:锻造的柳木乐器,象征着艺术的精致与优雅。
  • 醉笔得天全:形容在醉意中写作,得到了全然的灵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代表了宋代文人的风采。

创作背景

《自笑》创作于苏轼人生比较低谷的时期,他因政治斗争而遭贬,身处困境,心中自有一种无奈与宿命的感慨。作品表现了他在艰难环境中仍能保持幽默与自嘲的精神。

诗歌鉴赏

《自笑》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的诗作,表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保持的乐观态度。开头的比喻“子石如琢玉”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与欣赏,尽管身处逆境,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接着提到的“病风手”,不仅表现出苏轼的身体状况,也隐喻了他在创作中面临的种种困难。

“玄云渰凄凄”则是对环境的描绘,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似乎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伤感。然而,尽管如此,诗中依然流露出一丝幽默和自嘲,“醉笔得天全”展现了他在创作中的自由与灵动。最后一句“多谢中书君”,则是对友人陪伴的感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支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苏轼的人生哲学:即便在逆境中,也要寻找生命的乐趣与美好。诗歌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艺术修养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子石如琢玉:以石头比喻,彰显自然之美,表明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2. 远烟真削黳:远处的烟雾如削平的山峦,营造出一种清幽的境界。
  3. 入我病风手:暗示诗人在写作时的艰辛,身体的病痛影响了创作。
  4. 古语云,磨墨如病风手:引用古语,强调写作过程的困难。
  5. 玄云渰凄凄:描绘阴沉的天空,反映诗人的孤独心情。
  6. 是中有何好,而我喜欲迷:面对这样的环境,诗人仍感到一丝欣喜,似乎在享受思索的乐趣。
  7. 既似蜡屐阮,又如锻柳嵇:通过比喻表达对生活的洒脱态度,阮籍的洒脱与艺术的精致。
  8. 醉笔得天全,宛宛天投霓:醉酒后写作,灵感如天上彩虹般美丽。
  9. 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感谢朋友的陪伴,使得孤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温暖。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头比作美玉,反映对自然的热爱。
  • 拟人:描绘环境时,给云和烟赋予情感。
  • 对仗:用词对称,如“蜡屐阮”和“锻柳嵇”,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逆境中寻找美好、保持幽默与乐观的生活态度。苏轼以自嘲的方式,展现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情与支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子石:象征自然的纯粹与珍贵。
  • 远烟:代表遥远而清幽的情境。
  • 玄云:暗示阴郁、冷清的气氛。
  • 蜡屐阮:象征洒脱与古典的美。
  • 醉笔:代表创作的灵感与自由。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示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子石如琢玉”是指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人的品德
    • C. 生活的艰辛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玄云渰凄凄”描绘了____的天气。

  3. 判断题: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态度是消极的。(对/错)

答案

  1. A
  2. 阴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同样出自苏轼,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在表达孤独时,苏轼更倾向于自嘲与幽默,而李白则多表现出豪放与激昂的情感。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秋感 怀庆道中 和王侍中谒张恶子庙 春诗 成都 夷门 清明谒陵次杨学士维新韵 其一 次韵杨维立编修与兄维贞侍御侍班述怀之作 陵祀次李侍讲赠行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乱君 始末原由 满盘 贩夫走卒 麥字旁的字 睡生梦死 日饮亡何 齿字旁的字 正正堂堂 含辛茹苦 万事全休 鸟字旁的字 止字旁的字 酒慈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