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9:26
转枕依然梦不成,小窗颇觉晓寒生。昏花却怕宫莲照,垂下纱幮听六更。
全诗翻译:
我在枕头上翻来覆去,仍然无法进入梦乡,小窗户透出晨曦,感到一丝寒意。昏暗的花朵似乎害怕宫里的灯光照耀,低垂着帷幕静静地听着六更的钟声。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碧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擅长诗词,尤其以七绝和词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刘克庄的诗风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这首诗作于九月初十,正值秋季,作者可能在一处静谧的环境中,面对清晨的寒意,产生了对人生及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中流露出孤独与失落的情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了作者在秋夜中失眠的状态,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开头两句“转枕依然梦不成,小窗颇觉晓寒生”,通过转枕的动作,展现了作者难以入眠,内心的焦虑与孤独。小窗透出的晨光带来了寒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两句“昏花却怕宫莲照,垂下纱幮听六更”,则通过昏花与宫莲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对繁华与宁静的思考。昏花在夜间显得孤独,而宫中的灯光则象征着繁华的生活,二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纱幮下的倾听,似乎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夜静之美的珍惜。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在面对内心无眠时的孤独,以及对外界繁华的淡然态度,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和对繁华的淡然,反映了作者在夜晚失眠时的内心挣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秋日的清冷与内心的孤寂。
诗中“小窗”所象征的是什么?
a) 繁华
b) 孤独
c) 时间的流逝
“转枕依然梦不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失眠与烦恼
c) 满足
“昏花却怕宫莲照”是对比了哪些意象?
a) 春天与秋天
b) 繁华与孤独
c) 昨天与今天
将刘克庄的此诗与李白的《夜泊牛津》进行比较。李白在夜宿时表现出的洒脱与豪情,与刘克庄的孤独感形成对比,前者是对自由的向往,后者则是对内心世界的探寻。